科技日報訊 (記者雍黎 通訊員黃琪奧)1月8日,記者從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獲悉,該院乳腺外科主任張毅團隊聯合陸軍軍醫大學博士吳廣延團隊,首次揭示了焦慮情緒加速乳腺癌發展進程的中樞神經環路機制,從神經調控的角度爲研究焦慮情緒如何影響乳腺癌發展提供了關鍵的理論依據,併爲乳腺癌的治療干預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方案。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臨牀研究雜誌》。
“乳腺癌已成爲全球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危害女性健康。”張毅介紹,日常診斷中發現,不少患者患上乳腺癌後,由於過度焦慮導致病情迅速惡化。臨牀研究也發現,情緒異常會加速腫瘤的發展,導致病情加重。爲了釐清乳腺癌發展與情緒之間的關係,張毅團隊以罹患乳腺癌的小鼠爲模型,探討了情緒對癌症患者的影響。
團隊在實驗過程中發現,通過光遺傳和化學遺傳技術激活小鼠大腦中主管焦慮情緒的大腦神經核團,增加小鼠的焦慮情緒後,小鼠的乳腺癌發展明顯加快;反之,利用藥物減少小鼠的焦慮情緒,則可抑制小鼠乳腺癌的發展。吳廣延介紹,經過多次實驗,研究團隊得出結論:抗焦慮藥物能夠通過抑制中樞情緒相關神經環路來抑制交感神經的活動,使作用於腫瘤細胞或腫瘤微環境的去甲腎上腺素減少,從而減緩乳腺腫瘤的發展進程。
“這一研究成果從腦—腫瘤交互關係的角度揭示了乳腺癌發展的機制,爲腫瘤治療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向。”張毅表示,該項研究除了對癌症患者的治療有重要指導意義外,還有助於提升公衆對乳腺癌與情緒之間關係的認識和理解。此外,研究也爲抗焦慮藥物在癌症治療中的應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我們希望通過這項研究提醒廣大醫生和患者,在面對癌症這樣的重大疾病時,除了要關注患者的身體狀況,還要關注患者的情緒狀態。通過藥物或者心理調適來改善患者的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或將提高治療效果,獲得更好的預後。”張毅說,未來研究團隊一方面將繼續深入研究神經系統在腫瘤調控中的作用和機制,探討神經調控與現有的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的相互關係。另一方面將進一步在臨牀上開展相關藥物試驗,探索各種聯合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