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 記者 李青雲】醫防融合是我國在新時代健康中國戰略下提出的重要舉措,強調醫療服務與公共衛生服務的有效協同。醫防融合即“治病”和“防病”相結合,醫療、預防相互滲透,通過醫療和預防服務的有效銜接,最大限度的減少健康問題的發生,實現“以健康爲中心”的目標。
結核病是嚴重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重大傳染病之一。針對結核病高危人羣開展預防性治療,是降低結核病發病風險的重要措施。
如何實施醫防融合,助力結核病防控?基層醫療機構如何創新結核病醫防融合模式?6月17日,環球網《環球健康說》直播欄目邀請到江蘇省醫學會結核病分會主任委員、南京市第二醫院結核科主任曾誼,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鍾管鎮中心衛生院書記、院長王偉,共同分享結核病防治的“醫防融合”新實踐,爲優化結核病防治模式提供參考。
醫防融合助力結核病防控
隨着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老年人口慢性病負擔不斷加重,以往“以治病爲中心”的服務模式難以滿足羣衆對健康的需求。
“爲優化基層醫療服務模式,提升羣衆就醫獲得感,國家推行醫防融合工作。醫防融合顧名思義是通過醫療和預防相結合,不僅要給患者提供診療服務,也要把公共衛生健康服務結合進去,集治病與防病爲一體,打破之前‘重醫輕防’、‘醫強防弱’的這種情況。”曾誼談到。
作爲醫療體系的核心,我國公立醫院承擔着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職責。那麼,在醫防融合政策背景下,公立醫院在結核病防控中的角色是什麼?
曾誼介紹說,公立醫院跟結核病的防治工作相關的包括綜合性醫院和定點醫院。結核病定點診療機構的職責是給活動性結核病的患者制定治療方案,還有對疑難危重的結核病患者以及耐藥結核病患者進行藥品評估。
“爲了實踐醫防融合,定點醫院還應該履行一個職責是,變被動收治爲主動篩查。”曾誼認爲,結核病定點診療機構可以派醫師去社區坐診,幫助社區進行結核病防治。如果篩查出陽性,需要繼續拍胸片排除結核病,排除後回到社區進行預防性干預。如果胸片有異常提示疑似結核病人,需要到定點醫院做進一步的診斷。“預防性治療的比例上去了,就能起到一個治病加防病的作用,從而降低結核病的發病率。”
此前,結核病患者和結核病的潛伏感染人羣都需要前往結核病定點醫院進行篩查和治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隨訪。由於定點醫療機構數量有限,醫療資源有限導致可及性不佳,主動篩查面不夠。
曾誼認爲,將結核病的防控工作放在社區的好處是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對本社區的結核潛伏感染的高危人羣比較瞭解,這部分患者到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去就診比較便捷。這種舉措特別利於結核病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而且也方便了患者就醫。
曾誼還提到,目前結核潛伏感染的診斷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創新,比如結核抗原皮膚試驗EC,操作方法簡單,靈敏度、特異度和γ干擾素一致,非常適合在社區進行大人羣篩查。
預防性治療門診進社區
針對結核病的高危人羣開展預防性治療,是降低結核病發病風險的重要措施。在醫防融合政策背景下,全國各地積極探索和推進如何有效地利用好預防性治療這一有效手段,以如期實現終結結核病流行的戰略目標。全國多地基層社區設立了結核病預防性治療門診,在推動高危人羣結核病預防性治療工作上做出了重要實踐,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鍾管鎮中心衛生院就是其中之一。
據院長王偉介紹,爲做好結核病防控工作,鍾管鎮中心衛生院設立了結核病預防性治療門診,統一了預防性治療技術標準和診療規範,提高醫務人員評估、診療、管理能力。並且實施預防性治療用藥、以及健康評估,實現了結核潛伏感染預防性治療在基層的可及性。
“在每個社區設置結核預防性治療門診,就可以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實現篩查和預防性治療,從而提高預防性治療的可及性、便捷性。”王偉介紹說。
社區是結核病防控的前沿陣地,結核病的預防性治療也是防治結核病的關鍵一環。王偉談到,目前衛生院主要針對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的家庭密切接觸者等結核病高危人羣,社區內60歲以上老年人等結核病重點人羣開展結核潛伏感染篩查工作。如果篩查出結核潛伏感染者,就會在門診進行預防性治療。
根據《結核病預防性治療指南》,預防性治療方案有兩種,一種是化學預防性治療方案,另一種是免疫性預防治療(注射用母牛分枝桿菌)。曾誼介紹說,相對於化學預防性方案來講,免疫性預防治療療程更短,且安全性好,無肝毒性,不會導致耐藥,也不會對基礎疾病治療帶來不利影響,因此感染者的依從性會更好。
談及免疫性預防治療方案在社區的應用,王偉表示:“注射用母牛分枝桿菌副反應低。而且不需要肝腎功監測,所有社區都能滿足注射。目前社區內接受注射用母牛分枝桿菌的居民依從性普遍較好,在家門口接受預防性治療,患者的滿意度也較高,完成治療的潛伏感染者在我們的持續跟進下,目前也未發現發展爲活動性結核病的患者。”
考慮到免疫性預防治療方案的依從性和可及性高,王偉建議,將免疫預防性治療方案納入到社區,將社區作爲結核病預防的端口,化學預防性方案更多依託於定點醫院。
“社區醫院開設結核預防性治療門診是一個創新舉措。”曾誼表示,在社區衛生院成立預防性治療門診,能即時對廣大的重點人羣、高危人羣及時開展篩查,被確定爲結核潛伏感染者後還能就地實現預防性治療,提高了預防性治療的可及性,從源頭上減少了結核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