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喝酒也可能測出酒駕?服用某些食品藥品,容易被誤判

沒喝酒被測出酒駕?有人喫了1個蛋黃派後立即接受呼氣式酒精測試,結果顯示,酒精含量達23毫克/100毫升(達酒駕標準);有人喝了功能性飲料紅牛後酒精檢測顯示陽性;有人食用10顆荔枝後立即呼氣,酒精含量可達89毫克/100毫升(達醉駕標準),但10分鐘後,複測值歸零……

“由於製作工藝或發酵等原因,食用或飲用某些食品、飲品、藥品後,會測出一定劑量的酒精,容易被誤判爲酒駕。”山東省臨沂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河東大隊副大隊長肖振華解釋,含酒精添加劑的加工食品、發酵食品和高糖水果是常見的可測出酒精的高風險食物。

蛋黃派、瑞士捲等零食,在製作過程中常添加食用酒精作爲防腐劑。腐乳、泡菜、酵母麪包、酒釀圓子等食物,在發酵時會產生微量乙醇。含糖量高的水果,如荔枝、榴蓮、楊梅、葡萄等,在無氧條件下發酵也會產生乙醇。食用這些食物後,短時間內口腔中乙醇含量升高,容易被誤判爲酒駕。

此外,使用乙醇作爲溶劑的藥品,如藿香正氣水、止咳糖漿,含酒精的漱口水、口氣清新劑等日用品以及名字裏就帶“酒意”的醉蝦、醉蟹、酒心巧克力等食品,服食或使用後接受呼氣式酒精測試,都容易被誤判爲酒駕。尤其是飲用藿香正氣水後,測試結果能達600毫克/100毫升,遠超醉駕標準。

肖振華表示,若駕駛員因類似情況被測出酒駕,可主動向交警說明情況,解釋近期飲食狀況,最好可以提供食物、藥物或日用品包裝等作爲佐證。隨後可以漱漱口,待口腔酒精揮發後再次檢測。若呼氣檢測仍存疑,可通過血液檢測確認實際酒精含量(以血液檢測結果爲準)。

臨沂交警提醒,駕駛人血液酒精含量大於或等於20毫克/100毫升即屬酒駕,大於或等於80毫克/100毫升構成醉駕。酒駕可能面臨暫扣駕照、罰款乃至刑事責任,請勿抱僥倖心理。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