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產業觀丨試點落地 四項團標發佈 健康照護行業邁向專業化規範發展

【環球網報道 記者 姚倩】5月26日,國家衛健委介紹,自2025年6月起,全國綜合醫改重點省份、老齡化程度較深城市的三級醫院將開展爲期兩年的免陪照護服務試點,由護士或醫療護理員爲住院患者提供生活照護服務。該試點旨在減輕家屬陪護負擔,提升就醫體驗。

國家衛健委介紹,免陪照護服務主要面向生活部分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一級護理住院患者。試點期間,醫院要按不低於0.6比1的護牀比配備試點病區護士,並可在病區護士人力不足的情況下,引入經培訓合格的醫療護理員,協助完成助餐、助浴等患者生活服務。

試點範圍涵蓋公立醫院改革示範城市及老齡化突出的省會城市、地級市,各省(區、市)至少確定1至2所三級醫院(含1所中醫醫院)。試點醫院需優先在老年患者集中病區開展服務。

隨着中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健康照護行業正經歷着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約3億,龐大的老年羣體催生了對康養服務的巨大需求。與此同時,“銀髮經濟”的崛起使得退休人羣的消費能力和健康意識顯著提升,他們對專業化、個性化的照護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在需求快速增長的背後,行業長期存在的痛點也日益凸顯。

據康護之家集團董事長張豔江介紹,過去,健康照護行業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範,市場呈現出“雜、亂、參差不齊”的狀態。大量中小家政公司湧入,服務質量良莠不齊,價格體系混亂,專業人才嚴重短缺。傳統護理員往往被視爲“簡單勞動力”,社會認可度低,職業發展空間有限,導致行業吸引力不足。此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應用滯後,難以滿足現代照護服務高效化、精準化的需求。這些問題不僅制約了行業的發展,也無法充分滿足民衆對高品質健康照護的期待。

整個行業正在推動標準的建立。由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牽頭的四項健康照護行業團體標準日前發佈,分別是《醫療機構免陪照護服務管理規範》《健康照護師職業技能等級評價規範》《健康照護師職業培訓規範》《免陪護病房設置與管理規範》,此舉標誌着健康照護行業正在從經驗型向規範化、專業化轉變。

業內人士認爲,儘管健康照護行業已取得顯著進步,但仍面臨諸多挑戰。隨着免陪照護政策的推行,行業對人才的專業化要求更高,需進一步優化專業設置、加強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場景仍需拓展,在居家照護、醫院場景中的深度融合有待探索。此外,需持續提升行業社會認可度,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加入。可以預見的是,在護士缺口較大的當下,第三方專業的護理員派遣或將成爲免陪照護試點推進的重要幫手。

根據免陪照護服務試點要求,試點醫院需嚴格規範醫療護理員服務行爲,明確其工作邊界。醫療護理員需通過《醫療護理員培訓大綱》考覈,掌握清潔、移動、睡眠照護等技能,並且僅能在護士指導下提供助餐、助潔、助浴等基礎生活照護服務,嚴禁替代醫務人員執行輸液、給藥等專業技術操作。醫院需定期評估護理員服務質量,將其表現與科室考覈掛鉤,確保服務安全。試點地區衛健行政部門需聯合醫保部門完善價格政策,爲試點提供支撐。

此外,試點醫院要優化後勤服務流程,如配置專職人員負責患者陪檢、藥品配送及病區標本轉運。試點醫院還應加強信息化建設,在試點病區優先推廣智能牀旁呼叫、電子化護理記錄等智慧病房技術。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