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埃及、以色列特派特約記者 薛丹 張灝 線一凡】一位匿名以色列官員18日對路透社表示,鑑於敘利亞南部蘇韋達地區局勢不穩,以色列已同意未來48小時敘安全部隊“有限”進入該地區。與此同時,據敘通社報道,敘內政部門發言人否認此前敘安全部隊正被部署至蘇韋達市的消息。包括路透社、美聯社在內的多家媒體18日報道稱,爲平息德魯茲人和貝都因部落的衝突,敘內政部門知情人士表示,敘安全部隊將重新部署至蘇韋達地區。路透社分析稱,重新部署武裝力量的舉動進一步加劇了敘南部本就脆弱的停火局勢。此外,18日黎巴嫩一家媒體發佈消息稱,敘政權領導人沙拉當天攜家人“逃離”首都大馬士革。截至發稿時,敘官方並未回應這一消息。
據卡塔爾《新阿拉伯人報》18日報道,在德魯茲領袖與敘政權16日達成停火協議後,當地武裝衝突仍在持續。德魯茲武裝派系被指在17日持續殺害貝都因人。17日晚,大量貝都因部落武裝人員向蘇韋達省集結,並在部分村莊與德魯茲人交火。以總理內塔尼亞胡17日晚就相關局勢發表視頻聲明,表示以方設定兩條“紅線”:一是確保敘南部非軍事化,二是保護敘境內的德魯茲人。內塔尼亞胡稱,其已指示以軍展開“強有力的打擊行動”,正是這場打擊促成了目前的停火。他強調以色列以武力換來和平,這將是該國今後的政策。
據敘通社報道,以軍17日晚繼續對蘇韋達省實施空襲。法新社則報道稱,以色列方面18日對此予以否認。多個國家的媒體注意到,美國國務院17日表示,不支持以方近期在敘的軍事行動。
另據《以色列時報》17日報道,約1000名在以德魯茲人16日跨越臨時邊界,前往敘境內。報道稱,一部分人是爲了與親人團聚,另一部分人是爲了支援在蘇韋達省的德魯茲人。據以色列《國土報》報道,以德魯茲裔議員哈馬德·阿瑪爾16日與數百名德魯茲人越境進入敘利亞。他對《國土報》表示,目前蘇韋達地區仍有小範圍衝突,但整體平靜,敘政權正努力恢復當地秩序,如果衝突再次爆發,他將代表德魯茲人向以色列施壓,“敦促其再次採取行動”。
據以色列中央統計局數據,約有15萬德魯茲人生活在以色列及被佔戈蘭高地。路透社稱,儘管多數在以的德魯茲人都認同自己的以色列公民身份,但在被佔戈蘭高地生活超2萬德魯茲人仍視自己爲敘利亞人,並與在敘的親人保持密切聯繫。據報道,敘利亞境內約有100萬德魯茲人。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稱,儘管內塔尼亞胡表示以軍16日對敘的空襲行動是爲了“保護德魯茲人”,但以分析人士認爲,打擊更多是出於政治目的,尤其是內塔尼亞胡正面臨國際譴責和國內執政聯盟不穩等多重壓力。
《國土報》18日稱,以色列在對敘德魯茲人問題上,並無連貫性的政策。根據以國防軍的說法,以軍最初空襲進入蘇韋達省的敘安全部隊時,理由是“不允許敘南部出現軍事威脅”,對於16日空襲大馬士革,原因卻是“保護在敘德魯茲人”。有分析認爲,以色列希望以德魯茲人爲支點,推動敘“分區化”,將敘利亞分爲德魯茲人、庫爾德人、阿拉維派等不同派系的實控區,以此加強對敘利亞的影響和以敘臨時邊界的安全,同時削弱土耳其在敘利亞的影響。但以官方從未公開證實上述說法,該戰略與美國和阿拉伯國家在敘政策也存在衝突。
伊朗邁赫爾通訊社18日援引巴勒斯坦《聖城報》的報道稱,美國和以色列對敘利亞的干預,正是兩國在中東地區實施破壞性戰略的縮影,這爲阿拉伯國家敲響了警鐘,“先是失去合法政府,再逐漸演變爲教派和部落間的血腥衝突,最終國家步入徹底的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