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三型艦載機
成功在福建艦完成起降訓練
新時代中國海軍航母編隊再添核心作戰力量
解放軍報訊 記者康子湛、錢曉虎報道:這一幕,讓世人驚豔——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閱兵活動中,我國自主研製的首型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空警-600亮相藍天,由4架適配電磁彈射系統的殲-15T艦載機護航;隨後,人們看到了中國海軍的更多“航母佩劍”:殲15-DH、殲15-DT、殲-35……
福建艦官兵在轉運空警-600艦載預警機。琚振華 攝
殲-15T艦載戰鬥機在海軍福建艦電磁彈射起飛,殲-35艦載戰鬥機正在進行起飛準備。琚振華 攝
此前,記者跟隨福建艦全程見證了受閱的殲-15T、殲-35和空警-600三型艦載機,在中國第三艘航母上完成首次彈射起飛和着艦訓練。“這標誌着福建艦具備了電磁彈射和回收能力。這是我國航母發展歷程中取得的又一次突破,對推進海軍轉型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海軍有關部門領導說,在多次試驗訓練任務中,海軍多名飛行員駕駛這三型艦載機,成功在福建艦上實現起降,驗證了我國完全自主研製的電磁彈射和阻攔系統與多型艦載機的良好適配性,使福建艦初步具備全甲板作業能力,爲後續各型艦載機融入航母編隊體系打下良好基礎。
殲-35艦載戰鬥機在海軍福建艦電磁彈射起飛,這是戰機離艦瞬間。琚振華 攝
空警-600艦載預警機在海軍福建艦電磁彈射起飛,這是戰機離艦瞬間。琚振華 攝
殲-15T艦載戰鬥機在海軍福建艦電磁彈射起飛,這是戰機離艦瞬間。琚振華 攝
海天之間,鷹起鷹落。福建艦上有不少官兵先後在3艘航母上服役,親身經歷中國海軍航母的建設發展過程。短短十幾年間,3艘航母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改裝到國產、從滑躍到彈射的跨越發展,他們也完成了從保障單型艦載機到保障多型艦載機,從逐個放飛到接力放飛的能力升級。
時代大潮,浪奔浪湧,中國航母正在駛向更爲寬闊的海域。遼寧艦創造了中國航母建設發展歷程上多個“首戰首捷”,艦載戰鬥機單日出動數量、單波次放飛數量等紀錄一再刷新;山東艦破解了數十個重難點問題,極大縮短了戰鬥力生成周期;福建艦自2024年5月首次海試以來,按計劃有序開展各項海上試驗,順利推進各類裝設備調試和整體運行穩定性測試。
殲-35艦載戰鬥機在海軍福建艦阻攔着艦後,飛行員向福建艦官兵豎大拇指。琚振華 攝
時代長風,雲捲雲舒,中國艦載機正在飛向更爲廣闊的天空。從10多年前“飛鯊”從遼寧艦上滑躍起飛到今天“鷹羣”從福建艦上彈射出擊,新時代中國海軍航母編隊再添核心作戰力量。近年來,海軍艦載航空事業加速發展,完成了從單機到體系、從岸基到艦基、從滑躍到彈射、從能飛到能戰的巨大跨越,人民海軍正朝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穩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