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機彈射”震撼亮相,遠海攻防能力提升,中國航母取得重大突破!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逸】22日,中國軍方發佈消息稱,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上受閱的殲-15T、殲-35和空警-600三型艦載機,已於此前完成在福建艦上首次彈射起飛和着艦訓練,標誌着福建艦具備了電磁彈射和回收能力。這是我國航母發展歷程中取得的又一次突破,對推進海軍轉型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彭博社22日報道稱,中國首次公佈最新航母電磁彈射成功的完整畫面,彰顯了中國海軍實力的進步。接受採訪的軍事專家22日對《環球時報》表示,中國航母的部分主要性能以及艦載戰鬥機的性能已邁入世界先進行列,中國也將躋身世界航母強國之列,這是中國海軍走向深藍的一個標誌性和里程碑事件。

“太讓人驚喜”

22日當天,中國人民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中國軍號”對外發布《遠海有多遠》宣傳片。 在宣傳片中,殲-15T、殲-35和空警-600三型艦載機在航母甲板上彈射起飛的畫面首次公開,這讓許多軍迷感到熱血沸騰。一名軍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三型機均成功彈射起飛和阻攔着艦的消息太讓人驚喜。”

“人民海軍”22日稱,在此前組織的多次試驗訓練任務中,海軍多名飛行員駕駛上述三型艦載機,成功在福建艦上實現起降,驗證了我國完全自主研製的電磁彈射和阻攔系統與多型艦載機的良好適配性,使福建艦初步具備全甲板作業能力,爲後續各型艦載機融入航母編隊體系打下良好基礎。

據瞭解,自2024年5月首次海試以來,福建艦按計劃有序開展各項海上試驗,順利推進各類裝設備調試和整體運行穩定性測試。福建艦是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採用平直通長飛行甲板,配置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滿載排水量8萬餘噸。福建艦於2022年6月17日下水。

“三型機彈射成功表明福建艦已具備基本作戰能力,爲其服役及形成戰鬥力奠定了堅實基礎。”軍事專家張軍社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殲-35是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艦載戰鬥機,是中國海軍實現由近海防禦型向遠海防衛型轉變的標誌性裝備,其以制空作戰爲主,也可執行對海、對地等多種突擊任務,是隱身與反隱身作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殲-35的入列,標誌着我國海軍艦載機進入五代機時代,我國成爲世界上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擁有五代艦載戰鬥機的國家。張軍社說:“殲-35的隱身制空能力與殲-15T艦載機的大載彈量打擊能力配合協同,可使航母編隊突防與飽和打擊能力進一步提升。”

張軍社還表示,相比目前使用的直升機預警機以及航母編隊驅逐艦、護衛艦等裝備的遠程對空警戒雷達,空警-600固定翼預警機具有飛得高、看得遠、辨得準的特點,是航母編隊的“千里眼”和空中大腦,極大提高了航母編隊遠程探測預警和指揮控制能力,從而大幅度提升海軍航母編隊遠海攻防作戰能力。

美國海軍新聞網稱,殲-35作爲中國“下一代海軍戰鬥機”,與美國F-35戰鬥機在設計上有相似之處,而空警-600則仿照了美國E-2系列預警機。不過,張軍社介紹說,殲-35隱身戰鬥機的載油量、載彈量、航程及作戰半徑均超過美國F-35艦載戰鬥機,隱身性能同樣具備優勢。空警-600作爲中國首款艦載預警機,其性能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美國E-2C/D預警機。

“航母Style”見證中國海軍轉型升級

猶記得2012年航母遼寧艦起飛助理“放飛”殲-15時的“航母Style”手勢爆火,那是民衆對國家擁有航母的自豪之情。13年後,福建艦三型艦載機彈射起飛和阻攔降落成功,“航母Style”也衍生出多個版本。一位海軍軍官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一個指揮手勢的背後,是中國海軍成功轉型升級的生動見證。”

福建艦尚未正式交付海軍,主要艦載機就已實現彈射起飛。張軍社認爲:“這既體現了我國對電磁彈射這種複雜飛機起飛系統的掌握和運用已完全成熟,也反映出海軍官兵駕馭高科技裝備的能力和水平在不斷提高。”

“隨着三種機型彈射成功以及九三閱兵中亮相的殲-15D等機型,再加上我國海軍對艦載反潛直升機的研究和運用一直在進行,這意味着我國海軍航母五件套已基本完備形成。”張軍社認爲,航母五件套體現了航母在制空、制海、對陸打擊、偵察預警、電子對抗、反潛等方面的綜合作戰能力。他表示:“福建艦遠海綜合作戰能力有了根本性提高,在遠海執行制空作戰、對海對陸打擊等作戰任務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可以說,福建艦已躋身世界最先進航母之列。”

三型艦載機成功彈射也表明福建艦正式交付海軍的日子越來越近。張軍社表示,福建艦入列後,中國將正式進入“三航母時代”,中國海軍遂行遠海防禦作戰任務的能力將更上一層樓,國人對中國海軍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能力將更具信心,同時也會對一些圖謀不軌的勢力形成強有力的震懾。“福建艦一入列便具備戰鬥力是海軍轉型建設成果的標誌與集中體現。航母作爲國之重器、大國標配,其建造需要國家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支撐。”

彭博社在22日的報道中提到,預計福建艦的入列將增強中國海軍在包括臺灣海峽和南海周邊海域的力量投射能力。對此,張軍社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福建艦的入列可以極大提升中國海軍遠海綜合攻防能力,作戰半徑可覆蓋西太平洋第二島鏈。“遼寧艦、山東艦以及福建艦三艘航母協同作戰,可覆蓋西太平洋至印度洋關鍵海域,配合艦載預警機和電子戰飛機,構建縱深達1500公里的防空作戰區,有效反制域外勢力的空中威脅。”

邁向真正的“全球投送型海軍”

曾經,“中國現代海軍之父”“中國航母之父”劉華清那張踮着腳“傾聽”美軍講解的照片令國人印象深刻;如今,人民海軍大踏步趕上時代發展潮流,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讓國人感到無比驕傲。中國航母事業從零起步,13年間從無到有,進入遼寧艦、山東艦以及福建艦“三航母時代”,從滑躍起飛進入電磁彈射時代。

相比美國首艘採用電磁彈射系統的“福特”號航母花了21年時間才完成從研製到應用的過程,中國電磁彈射技術研製者馬偉明在此前的採訪中曾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只要方向正確,方法得當,那麼進程可以大大縮短。而事實證明,這個進程的確“大大縮短”,這背後彰顯了我國強大的國防科技工業實力和綜合國力。

印度報業托拉斯22日報道稱,福建艦成爲中國首艘配備電磁彈射系統的航母,這標誌着中國繼美國之後成爲全球第二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而福建艦服役後,中國可能進一步向印度洋和阿拉伯海擴展航母部署。彭博社稱,美國的電磁彈射系統仍面臨着一些可靠性質疑,美國國會研究服務局8月的報告就指出其過度依賴外部技術支持。

西班牙《機密報》日前報道稱,福建艦具備的作戰能力直接挑戰了美國數十年來高強度航母作戰領域的技術壟斷地位。該報援引分析人士的觀點報道稱,福建艦服役將爲中國海軍“邁向真正的全球投送型海軍鋪平道路”,因爲福建艦將幫助中國海軍積累“大型航母”的操作經驗,“爲未來的核動力航母做準備”。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