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以色列國防軍在加沙城的地面行動仍在繼續。以色列方面展現出了儘快實現戰爭目標的信心,然而實際的戰況可能並不如他們預想的順利,《紐約時報》分析認爲,儘管受到重創,但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仍未失敗,哈馬斯剩餘的戰鬥力量可能會分散到加沙地帶的其他地區。這意味着,以軍可能需要多年的戰鬥,才能完全阻止哈馬斯“站穩腳跟”。以軍速戰速決的目標,究竟能否達成?
以軍“速戰速決”設想已難以實現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所副所長 秦天:我認爲以色列“速戰速決”的設想基本已無法實現。回顧其加沙城攻勢,8月上旬以色列就決定攻佔加沙城,可直到9月中旬地面部隊才推進到加沙城核心區,進程緩慢。
以軍推進較慢 有客觀障礙和主觀顧慮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所副所長 秦天:阻礙以色列行動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客觀障礙,加沙城人口和建築都極爲密集,若不先驅趕人口、夷平建築,地面作戰會異常艱難。此前以色列雖在這方面花了大力氣,但如今仍有超半數人口留在城內,這耗費了其額外時間。二是主觀顧慮,一方面是國際壓力,以色列現行政策已引發國際巨大譴責,若加沙攻勢推進過快過猛,將面臨更嚴重的國際孤立;另一方面,以色列擔心被扣押人員安全,若攻勢過猛,可能造成被扣押人員傷亡,這是其不願承受的。
沙巴結盟 埃及陳兵
中東安全戰略生變?
當前,除了國際社會對於巴勒斯坦國的“承認潮”外,地區內阿拉伯國家爲強化自身安全,也開始做出一系列戰略調整。此前,沙特和巴基斯坦就簽署了共同戰略防禦協議。據報道,埃及也加強與加沙地帶接壤邊境的兵力。中東局勢升級引發的地區安全局勢變化,是否還會持續?
擔憂以色列行動外溢 周邊國家採取守勢
特約評論員 蘇曉暉:本輪巴以衝突升級的連鎖反應仍在持續。以色列不斷調整軍事和戰略目標,目標升級進一步強烈刺激了地區安全。在此情況下,地區國家需密切觀察以色列後續行動和美國反應,據此調整策略、做更多準備。比如埃及,擔心以色列行動外溢,正採取守勢。
海灣國家安全夥伴關係開始尋求多元化
特約評論員 蘇曉暉:海灣國家也在快速調整政策,尤其在安全夥伴關係上尋求多元化。以色列對卡塔爾發動攻勢後,很多海灣國家開始重新評估美國在地區安全中的角色,擔憂美以關係加強、美國配合以色列推進安全目標,在此形勢下,更多海灣國家選擇多元化安全夥伴關係以鞏固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