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騁羽壇12年 “凡塵組合”完成最後一舞
一個女雙時代優雅轉身,一段新傳奇續寫新篇
羊城晚報記者 蘇荇
10餘年並肩作戰,從青澀少年到世界羽壇女雙的“絕對霸主”,如今,她們選擇在夢開始的地方優雅轉身。法國,這片見證了陳清晨/賈一凡奪得兩人搭檔以來首個超級系列賽冠軍和奧運圓夢的土地,如今又成爲這對傳奇組合攜手並肩的最後一站。
10月26日凌晨,法國羽毛球公開賽半決賽現場,陳清晨/賈一凡以兩局不敵隊友李怡婧/羅徐敏,結束了她們重組後的最後一場國際賽事。賽後,4位選手並肩而立,微笑着對着鏡頭伸出大拇指。這一刻,勝負已無關緊要,告別與傳承成爲主題。
國際賽場謝幕之戰
在夢開始的地方告別
這是“凡塵組合”在國際賽場的謝幕之戰。26日凌晨的比賽後,世界羽聯在官方社交媒體上致敬這對傳奇:“在法國圓夢,也在法國謝幕!這對組合用她們的笑容和拼搏感染了無數球迷。”
對陳清晨與賈一凡而言,法國是個充滿記憶的地方。2016年,她們在這裏首奪超級系列賽冠軍;去年,她們又於巴黎奧運會摘金,實現了職業生涯大滿貫的終極夢想。
奧運結束後,兩人選擇了不同的人生路徑:賈一凡繼續征戰,與張殊賢組成新搭檔,世界排名已升至第三;陳清晨則計劃在全運會後退役,開啓人生新篇。今年9月,兩人宣佈重組,出戰韓國、丹麥和法國三站賽事,作爲“凡塵組合”的正式告別。
爲了這次告別之旅,陳清晨特意恢復訓練,重拾競技狀態。儘管重組後的三站比賽中,她們兩次闖入半決賽,展現出老將的底蘊,但大半年的拆分,少了每日的磨合配對,這對奧運冠軍的實力不如從前也是事實。
12年輝煌歷程
性格互補的默契搭檔
自2014年兩人17歲開始搭檔,至2025年法國公開賽謝幕,“凡塵組合”並肩走過了整整12年。她們共同譜寫了中國女雙的璀璨歷史:四奪世錦賽冠軍,成爲世錦賽女雙項目首對實現三連冠的組合,世界第一總週數達203周。巴黎奧運奪金,讓她們成爲繼葛菲/顧俊之後,第二對實現全滿貫的中國女雙,被公認爲國際羽壇史上最具統治力的組合之一。
同爲1997年6月出生,生日僅差六天,陳清晨和賈一凡的性格卻截然不同。賈一凡感性細膩,遇事常會猶豫不決;陳清晨理智果斷,但往往會鑽牛角尖。
這種性格差異反而成爲她們默契的源泉。場上兩人的默契無需言語,“我們用一個眼神就知道雙方的意思,我說什麼她做什麼,她說什麼我做什麼,達到了一種心靈相通。”賈一凡曾如此形容。陳清晨也坦言,別人的建議或許會讓她不服,“但賈一凡的話我能聽進去,因爲我們感情不一樣。”賈一凡則幽默地補充:“我說的話是‘指點’,別人說可能就變成‘指指點點’了。”
不敵廣州小將
這場告別賽有特殊意義
巴黎奧運會後,兩人走向不同的未來。陳清晨放慢節奏,除了與賈一凡搭檔參加2024世界羽聯年終總決賽和蘇迪曼杯團體賽外,更多時間是與王汀戈、坑姝良等年輕選手出戰低級別賽事。而賈一凡選擇堅守,在與多位選手嘗試搭檔後,最終與張殊賢固定組合,世界排名穩步上升,對下個奧運週期依然充滿鬥志。
對此,陳清晨理解老搭檔的選擇:“我這個人,只要想做,就會很努力。我知道她堅持打下去要付出多少。但我不想了,我想要去做別的事情,這是我的選擇。”她表示,即使不再並肩作戰,她也會繼續爲賈一凡加油:“在我停止比賽後,我會去現場看她比賽,爲她助威。”而與陳清晨共同征戰的歲月,也成爲賈一凡心中最珍貴的記憶:“和陳清晨一起打球,我的職業生涯非常完美。我們幾乎贏得了一切。”
對來自廣東的陳清晨而言,這場告別賽別有深意。擊敗她們的對手李怡婧/羅徐敏正是來自廣州的年輕組合,這本身就體現了廣東羽毛球的傳承。這一結果,對她來說別具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