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創新趨勢 展示創新成果2023汽車創新大會在成都舉行

【環球網汽車綜合報道】匯聚創新資源,共享產業機遇。2023年11月15日,主題爲“創變”的2023汽車創新大會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主辦,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成都市龍泉驛區人民政府、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機械行業分會、中國電工技術學會聯合主辦,活動匯聚國內外汽車產業創新項目和創新資源,海內外專家、整車及零部件企業、研究機構、創新項目、行業組織、政府官員等400餘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當前汽車行業創新趨勢、釋放合作需求、展示創新成果。

創新引領投資 汽車創新投資委員會成立

當前,全球汽車產業的格局正加速重構,汽車產業鏈創新邊界不斷地拓展,多領域技術融合日益加深。尤其是在世界經濟復甦動力不足,全球跨國直接投資持續低迷大背景下,中國對外資企業保持較強的吸引力。

多年來,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結合汽車產業投資發展趨勢和需求,搭建了多個專業化平臺,從2014年“智電汽車投資者大會”、2017年“中德汽車大會”,到2022年推出“汽車創新大會”平臺,都是爲了彙集包括國內外整車、零部件企業、創新技術和項目、行業組織、產業集羣等在內的大量優質資源,更好地服務企業投資合作對接以及地方產業升級發展。

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副局長於廣生在致辭中表示,汽車產業一直是外商到中國投資的重點產業。特別是隨着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國際汽車企業對華投資也進入新階段,從傳統的合資生產、市場銷售,進一步向聯合研發、軟件技術、供應鏈合作等方面深化發展。此次汽車大會着眼於汽車產業鏈“創新引領投資”的新特點,推出汽車創新大會平臺,通過舉辦一系列國際交流、項目路演等活動,匯聚更廣泛的海外資源,推動創新項目與投資者、引資者高效對接。

會上,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發起成立汽車創新投資委員會正式,目的就在於全力推動汽車產業創新技術及項目交流,激發汽車產業鏈條上各環節的創新動能。

多場活動亮點紛呈 最新技術成果引關注

活動現場,來自羅蘭貝格、吉利控股、偉巴斯特、大陸集團汽車子集團、現代汽車集團、極越汽車、巴斯夫、上海創新園、滴滴自動駕駛公司、禾多科技等諮詢機構代表和龍頭企業負責人,日本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李頡,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浙江清華長三角軍民協同創新研究院院長榮毅超等汽車行業權威專家學者在“創新者·Talk”環節,圍繞汽車產業鏈創新發展主題進行精彩分享,爲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獻智獻策。

大會同期還舉辦了汽車創新展,設立整車創新生態展區、智能科技創新專區、低碳轉型創新專區、融合創新展區、芯片科技專區和路演對接區六大特色展區,展示了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和產業鏈上下游前沿創新科技和創新項目,吸引各界高度關注。

除此之外,在爲期三天的日程中,大會還舉辦了中日汽車產業鏈創新合作交流會、氫燃料電池汽車主題分論壇、城市NOA主題分論壇等多場高端論壇和對話活動,多位政府官員、行業專家、中外企業代表和投資機構代表等,對當下最前沿的汽車趨勢展開深入探討,同時分享最新的技術成果和經驗,爲汽車產業發展提供創新思路。

大會期間還進行了六組共34個創新項目路演,既有龍頭企業組織的創新生態項目,如滴滴自動駕駛、現代汽車集團創新中心,也有知名研究機構組織的技術孵化項目,如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還有來自海外重點國別的國際創新項目,如德國、法國、比利時等,全面展示當前汽車行業的潮流趨勢和發展碩果。

推動汽車產業發展 打造國際化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羣

作爲本次活動的舉辦地,成都汽車產業發展走在行業前列。其中,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不僅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更是成渝相向發展、全市工業化的主戰場。

開幕式上,成都市龍泉驛區委副書記付敏指出,近年來,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的汽車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零散到集聚的跨越式發展。當前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也是成都汽車產業加速發展的關鍵時期,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將大力推動汽車產業建鏈強鏈補鏈,努力打造國際化、世界級的汽車產業集羣,爲廣大企業打開機遇之窗、提供場景舞臺、供給投資機會。

近年來,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汽車產業發展可圈可點。正如成都市龍泉驛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楊亞鋒在推介中提到,目前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已形成了百萬級的整車生產平臺和千億級的產業集羣。2022年,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有10家整車企業,380家零配件企業,汽車產量980萬輛,佔四川省的90%,佔成都市的98%。未來,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將致力於做優做強汽車城片區,推動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轉型。

成都汽車產業的發展只是中國汽車產業的一個縮影。作爲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最快速的國家之一,中國憑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豐富的應用場景,有望成爲全球汽車產業的創新支點。而隨着2023汽車創新大會的完美落幕,相信汽車產業也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潛力和活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