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威D7 DMH性能在外,舒適在內!滿電一箱油真實續航突破1700km

【環球網汽車綜合報道】近日,在由權威第三方機構發起的“中國車第一次挑戰1400km”活動中,榮威D7 DMH、比亞迪秦PLUS DM-i等中國自主品牌混動轎車參與挑戰,這也是中國汽車首次向1400km真實續航發起挑戰。最終,榮威D7 DMH用一箱油完成了這一壯舉,真實續航達到1704km,刷新了中國汽車滿電一箱油真實續航挑戰的紀錄。

本次挑戰賽的路線選在了京杭大運河沿途,從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出發,沿京杭大運河一路南下,途經河北、天津、山東、江蘇、浙江“四省一市”,最後抵達上海。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人類水利工程史上的傑作。奔騰不息的運河孕育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精神。此次中國自主品牌混動汽車真實續航挑戰,正是中國汽車工業以實際行動對這種精神的一次致敬。

古往今來,任何成就的達成都不是一蹴而就。榮威D7 DMH之所以挑戰成功,離不開上汽榮威十餘年來在插電混動技術領域的埋頭苦幹、持續創新,這種不斷進取的自我驅動,造就瞭如今DMH超級混動系統開闢的“中國最強混動”新時代。此次挑戰之旅,“12萬唯一長續航B級車”榮威D7 DMH用車輪感受京杭大運河歷史底蘊,以實力證明中國混動技術的創新,憑實力證明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爲用戶創造長期價值並推動行業技術升級、創新發展。

滿電一箱油1704公里,中國混動的真實力

挑戰賽歷時2天,這個季節北方的冬天已經是零下幾度的氣溫,每天超長里程的駕駛,無論對人還是車而言,都是極大的考驗。在整個過程中,DMH超級混動系統的表現可謂全面、智能、高效,展現了榮威厚積薄發的混動真實力。該系統於業界首次提出“能量域”的概念,採用行業首創的動力總成大腦PICU,實現電機控制、發動機控制、混動變速箱控制、空調熱管理和電池熱管理“五合一”功能,響應更快速。

此次挑戰線路涵蓋了城區、國道、高速等場景,路況條件變化非常大,如何選擇驅動方式以實現最優能效是個考驗。得益於DMH超級混動系統的雙電機混動控制策略,榮威D7 DMH共有純電、串聯、全負荷、直驅(P1+P3雙電機+一擋直驅)、能量回收五種驅動模式,能夠根據整車工況匹配最優工作模式,確保發動機在85%以上的時間持續運行於最省油工況,可以說是非常“聰明”。比如在此次行程中,一些高速路段的超車、直線加速等場景下,D7 DMH動力豐沛;而在城區裏交通擁堵或慢速行駛時則可降低油耗,提升了整體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榮威D7 DMH創新採用了發動機和P1電機同軸結構,相比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平行軸佈置,少一組齒輪,傳動效率更高,運行也更平順。P1發電機的持續功率可達峯值功率的80%,直噴油冷扁線P3驅動電機的峯值功率與峯值扭矩則分別爲150kW/ 330N·m,保障了澎湃的動力性能。

百公里平均油耗僅3.4L,超能跑、還省油

在此次挑戰賽中,榮威D7 DMH百公里實測平均油耗僅3.4L,這要歸功於其搭載的1.5L混動專用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採用多項高效快速燃燒技術:高滾流氣道技術,滾流比提高64%;燃燒系統匹配優化,湍動能提升23%;深度阿特金森循環加上外部冷卻EGR技術,使EGR率達到25%;結合18項低摩擦技術,最終實現了43%熱效率。這樣的熱效率水平,即使放在執着於熱效率提升的日系汽車當中,也是遙遙領先。再匹配一款體積小、重量輕的智能高效混動變速箱,能耗動力兩不誤,極大滿足了插混汽車目標消費者既要動力強、又要油耗低的需求。

而提到油耗,常常被忽略的一個影響因素還有風阻係數。一般來說,風阻係數越低,代表車輛行駛時所受的空氣阻力越低,高速行駛就越省油。榮威D7 DMH通過優化造型設計來降低風阻對燃油的消耗,電感化的前臉設計,不僅科技感十足,還滿足了低風阻訴求,整車風阻係數僅0.26Cd,優於同級車型表現。

在此次真實續航大挑戰之前,榮威D7這套DMH超級混動系統就已獲得不少權威機構的認可。在10月初由中汽研舉辦的2023混合動力汽車極限挑戰賽中,榮威D7 DMH憑藉出色的綜合表現戰勝同組別比亞迪漢DM-i、雅閣PHEV等車型,奪得中大型轎車組第一;同時在虧電油耗測試中,榮威D7 DMH以4.6L/100km的超低油耗斬獲全車型(包含比亞迪秦PLUS DM-i、吉利銀河L6等車型)冠軍,用“雙料”冠軍的實力印證了“中國最強插混”。而在近日的“中國心”2023年度十佳發動機及混動系統評選活動中,榮威D7 DMH在動態測試環節中憑藉過硬的技術實力和優秀的性能表現,從長安福特、華晨寶馬、一汽紅旗等15款汽車動力系統中脫穎而出,獲得“十佳發動機及混動系統”榮譽,足以看出DMH超級混動系統,在經過上汽榮威前幾代混動系統的迭代之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技術實力。

越級舒適一步到位,從容應對超長旅途

在駕駛時長超二十幾個小時的極限挑戰中,不乏一些路況較差的非鋪裝路面、上下起伏較大的山路等,這對榮威D7 DMH的舒適性和操控性也形成了考驗。

在舒適性表現上,榮威D7從座椅舒適、底盤舒適和靜音舒適多個維度發力,一步到位,打造出超越同級的舒適駕乘品質。由9種材料打造的雲宿座椅,由於採用了人體工學設計,更加貼合國人的腰部曲線,包裹性、支撐性都很到位,讓長途駕駛和乘坐更舒適。挑戰賽的參與者說到:“榮威D7的座椅用料非常紮實,坐墊的長度和靠背的高度,不管前排還是後排,尺寸都是優於同級別車型的,能爲身體提供更好的支撐,在這種極限長途駕駛中,能緩解久坐的疲勞。”此外,6向座椅+4向腰託,主駕10向可電動調節並具備座椅記憶功能的定製化座椅,更符合用戶個人的駕乘習慣。

一路行程下來,榮威D7 DMH操控平順舒適也給參與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這要得益於其採用的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的懸架佈局。多連桿懸架在隔震以及車輛動態舒適性上有明顯優勢,不僅可大幅度減少來自路面的前後方向力也能兼顧轉彎時的姿態問題,同時讓車輛的控制性能更強,加速和制動的平順性和舒適性更好。基於懸架和輪胎抓地力的相互配合,榮威D7 DMH駕駛感受平穩流暢,操控性更精準。另外,榮威D7還配備CST舒適制動系統,中小力度剎車不會出現車頭點頭現象,給駕駛者帶來更平順的制動感受,同車的乘員也不會暈車,這個配置確實實用又貼心。

基於協同式靜音技術,榮威D7 DMH從噪音源頭主動抑制噪音的發生。該技術將電機起步、低速、加速、高速、動能回收全工況下進行NVH的開發控制,保障動力系統噪聲低於環境噪音,尤其在在中低速市區行駛時,榮威D7 DMH的靜謐性可媲美豪華轎車。關上車門的瞬間,舒適靜謐、如宿雲端,這就是榮威D7爲用戶打造的“第三生活空間”。

榮威D7 DMH代表中國汽車首次完成1704公里真實續航挑戰,而這背後,技術創新之路更像是萬里征途,更苦、更難也更需要長期的堅持。回頭看,榮威在新能源道路上的不斷探索,在三電技術、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領域的提前佈局,都是爲如今電動化創新轉型而鋪路。一個注重可持續發展的新汽車時代,榮威相信唯掌握核心技術才能行穩致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