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歷史與現代之間,與賽那共尋家的融合與傳承

【環球網汽車綜合報道】燕京如明珠,鑲嵌於華夏的心臟。藉助千年運河,它輻射南北,將江南的溫婉與中原的古樸融匯於此。作爲中國的文化中心,北京歷經歲月變遷,寫盡了家文化的融合與傳承。12月21日,北京迎來廣汽豐田2023“賽那時光”收官活動。本次活動以“大家都愛賽那”爲主題,攜手文化大咖、大家庭、大衆,共同探尋北京家文化的融合與傳承,領悟大家相處之道。

傳承與融合:於歷史長河中感受家文化的凝聚與歸屬

九州大地,多族共生。從軍事重鎮到政治中心,遊牧與農耕從錯落交替逐漸融合共生,多元與交流取代了對峙,北京凝聚了各族人民的智慧和血汗。作爲中國文化中心,北京歷經歲月變遷,寫盡了家文化的融合與傳承,記錄着家風變遷的一點一滴,托起無依的靈魂,沉澱出生命的活力與智慧、仁義與孝道,成爲人的最終歸屬和心之所向。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黃振萍老師擅長從歷史的角度解讀家文化的內涵。在他看來,“詩禮傳家”四個字,把傳統家的感性(詩教)與理性(禮儀秩序)結合起來,生動地展現了家文化的傳承與融合。一方面,詩教的興觀羣怨功能,能夠“生起四情,遊於四情之中,情無所窒”,這是家文化的情感聯結方面。另一方面,從禮儀秩序來看,中國人的家注重集體感,古語有言,“邇之事父,遠之事君”,這表明了傳統中國的家國同構特點,國是家的放大與延伸。比如太廟是皇朝祭祖的地方,民間則有宗祠來表達慎終追遠的目的,都是家禮家風的註解。

而在家的孕育過程中,千年流淌的運河扮演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從南至北,運河將各地的煙火氣匯聚到通州碼頭,不僅串聯起了商業發展的進程,也串聯起各族密不可分的狀態。從小家到大家,燒烤與羹湯,奶酪與米麪,融合帶來歸屬,讓人類的智慧、情感和文化連接在一起,彰顯出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也正因爲有家,有家族,民族,國家,記憶得以傳承,生生不息。

從四合院到衚衕:在不同的空間中感受家的溫馨

從衚衕到四合院,從大雜居到真正的現代化住宅,家庭的載體在歷史的風雲中不斷變幻。與此同時,統攝着長幼關係的家風家禮,也快步邁入了現代化進程中,與平等自由、開放多元擁抱。

目前,北京共有大小四合院兩萬多座,色彩特別,加上歷史悠久、規模可觀,一直是北京家文化的重要象徵。四合院“充滿韻律”,而這韻律足可成爲北京某種文化氣質的代表。四合院由大門經過影壁,過垂花門,再進入內院,正是從公共空間到私密空間的過渡。以此觀之,四合院代表了老北京這座城市的某種家文化氣質,浸透了一代代老北京人的寄託與憧憬,滲進了一顆顆渴求恬靜安詳的心靈。

如果說四合院是帶有光暈的老北京圖景,那麼,衚衕大院便是更爲普遍和接近當下的現實環境,街坊和睦,其情殷殷,其樂融融,這背後的人情味兒,即使遠離他鄉,也總能引着那一念鄉思。

無論是四合院還是衚衕,都生動地見證着家文化的融合與傳承,這也與賽那的價值主張不謀而合。作爲大家庭的“移動宅院”,賽那國內上市兩週年以來,不斷聚焦家文化、家生活,除了今年的“大家都愛賽那”系列活動,還傾力打造了“賽那時光宅院”、“賽那時光營地”等貼近大家庭生活場景的“賽那時光”活動與用戶溝通,賦予了產品更豐富、更多元、更具想象空間的內涵,展現出賽那“不止於交通工具,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價值主張,承載中國人對家的生活嚮往及精神歸宿。

小結: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從杭州到洛陽,從洛陽到北京,2023年賽那時光與大家共同聚焦家文化的起源,在南北交匯的中原探尋家文化的包容,而在北京這一收官之地,賽那穿越古今,探尋過去,連接未來,與大家共同探尋家文化的融合與傳承,展現大家理想中的家庭圖景。

未來,賽那將繼續秉持“享大家之道”的品牌理念,打造更多貼近大家庭生活場景的“賽那時光”活動,陪伴家庭車主度過更多幸福時刻,開創MPV生活價值新座標。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