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由廈門市教育基金會、福建省剪紙協會指導,吉林省寶鳳藝術博物館主辦,廈門市何厝小學、廈門市前埔南區小學、廈門市翔安區後村小學、廈門市翔安區第一實驗小學、廈門市翔安區第六實驗小學、廈門市翔安區教師進修附屬小學、賁然藝術(廈門)有限公司協辦的“中華民族一家親 同心共築中國夢”2023廈門市兒童剪紙藝術展在民族文化宮開幕。
中國美術家協會兼職副主席、祕書長徐裏,原廈門城市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廈門陶行之研究會會長潘世平,原今日中國出版社副總編、現中華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委員會名譽主任張樹賢等同志參加本次展覽開幕式。
據悉,本次展覽主要分爲同心向黨、幸福生活、科普世界三個篇章,精選了廈門六所小學三年剪紙校本課的600餘幅優秀學生作品。主要立足兒童生活的實踐體驗與感悟,對本土文化與歷史文化進行創作與表達。展覽作品形式多樣,題材豐富,主題鮮明,反映了當代小學生愛黨,愛國,愛生活的時代風貌。
開幕式上,主辦方 吉林省寶鳳藝術博物館館長李寶鳳 在致辭中表示,剪紙藝術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極具趣味性、創造性、實踐性和觀賞性。剪紙學習不是單純的專業技能訓練,重要的是潛移默化地在少兒的心靈中,植入民族藝術、民族精神、民族情懷,讓學生從中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
據瞭解,此次展覽緣起“剪紙校本課”。自2020年起,被譽爲“中華第一剪”的剪紙藝術大師李寶鳳帶領教師團隊先後走進廈門的6所學校,當剪紙藝術走進孩子們的課堂,李寶鳳教師團隊提供的特色紙藝校本課程在這6所學校紮根生長。
“近三年的剪紙課程學習中,孩子們興趣盎然,巧手妙剪,用最樸素的剪紙語言向大家展示着他們看到的、想到的、學到的。他們在剪紙作品中感悟自然,感悟生命,他們用最質樸的剪紙語言悄無聲息地傳承着傳統文化,講述着中國的好故事。”吉林省寶鳳藝術博物館館長李寶鳳在採訪中說到。
多年來,李寶鳳把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相融合、古典藝術與實用藝術相融合、中國藝術與西方藝術相融合,逐步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和爐火純青的藝術水平,同時致力於剪紙藝術的傳承和保護,先後培養各地學生近萬人。
“我在1999年曾寫過《少兒剪紙》的書,一直在想,我的手藝不要流失,要培養更多的年輕人,特別是孩子們。我還是想教學生,教更多的學生。”李寶鳳說,“我們的民族文化這麼美好,讓孩子們接受更多的美育教育,培養審美能力,通過孩子們的小手,把周圍的美再現出來,多麼美好,這也正是我們舉辦此次展覽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