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設計師品牌江南布衣探索獨具特色的可持續時尚發展路徑

3月23日,主題爲《可持續時尚創變聚談·“共序循環之美”》的AW2023上海時裝週M SPACE開場論壇在上海拉開帷幕。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常務副會長趙凱先生、聯合國環境署-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特聘教授&同濟大學生態文明與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教授、開雲集團大中華區總裁蔡金青女士、百威亞太可持續發展及採購中國區價值創造負責人丁童泉先生、江南布衣企業公關總經理鄭丹丹女士等來自可持續發展和商業創新領域的創見者、創業者和意見領袖齊聚一堂,圍繞“可持續時尚發展”和“時尚商業創新議題”分享各自的獨到見解,以及對未來發展趨勢的洞見與分析。`

此次論壇上,江南布衣企業公關總經理鄭丹丹女士帶來了以《讓布盡其用,探索江南布衣特色的可持續時尚》爲題的主旨演講,並在圓桌環節進行了交流。

她表示:“在環保理念普及、雙碳目標明確的今天,如何在生產端打造可持續時尚、在消費端帶動綠色消費,已經成爲我們的必修課、必選題。”

創立REVERB 試水“零浪費的時尚”品牌

衆多周知,時裝行業即看即買的消費模式以及填埋焚燒的處理方式一直是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重災區”。

爲了給消費者提供經久耐用的可持續消費選擇,觸發關注時尚的當代青年對時裝之未來的思考,江南布衣於2018年創立了首個環保品牌——REVERB。

REVERB的產品採用有機認證的天然材料或回收循環的合成面料。大部分功能面料經過國際標準認證,這意味着在整個面料處理過程中,避免有害化學成分的參與。在產品設計之初,就考慮到日後被回收再利用的可能性,同時REVERB門店也是以回收再利用思路設計,構建時裝體系的生態閉環。此外,REVERB還與多個關注環保的藝術家進行跨界合作,通過產品設計、線下展覽等方式助力無污染光源、海洋保護等多個方向的可持續發展項目。

可以說,創立REVERB是江南布衣在可持續時尚中邁出的第一步。如今REVERB已經不再是單一的品牌,而是成爲了貫穿江南布衣旗下各品牌的可持續時尚理念。

成立芝麻實驗室讓庫存面料煥發新生

爲有效提高面料利用率,減少資源浪費,江南布衣將目光投向了生產製造端的庫存面料上,並於2020年成立了芝麻實驗室,致力於再想象、再利用、再創造一切被丟棄的紡織物。

無論是將庫存和零散面料設計成玩偶、擺件、家居等生活物品,還是變身天目裏中秋節藝術裝置等跨界藝術合作,都是芝麻實驗室針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零碎面料以及庫存面料進行的創意設計。通過對這些“芝麻”的二次加工、創作和利用,讓原本閒置的面料以某種全新的形式在生活中得以延續,爲庫存紡織物注入新生命和新活力。

同時,小“芝麻”也能發揮大作用,通過對庫存面料的再利用,持續提升消費者對可持續時尚的認知,芝麻開花節節高。

開啓布盡其用  解碼服飾價值鏈的長期主義

在工業化與機械化盛行的數百年來,傳統手工藝的保護與傳承受到了嚴重衝擊,甚至面臨失傳與斷代。如何復興傳統手工藝的生命力與活力,攜手行業於現代文明語境下探索服飾價值鏈下的長期主義,成爲江南布衣第三個可持續探索的命題。

作爲中國設計師品牌,江南布衣一直關注天然面料和傳統手工藝。2022年江南布衣與融設計圖書館共同開啓爲期五年的“布盡其用”項目,從織物出發,通過探尋傳統手工藝的發源地、走訪手工藝人,挖掘傳統手工藝中與織物產生聯繫的各種工藝細節,對其進行系統完整地記錄、整理和研究。

2022年,“布盡其用”項目探索走訪了瀏陽夏布、大利侗布和烏鎮竹編三項傳統手工藝,並以紀錄片的形式記錄了傳統織物與在地文明中所蘊含的歷史與人文;同時,江南布衣還與中國美術學院合作,邀請學生共創織物樣片,賦予傳統文化當代意趣;年底,江南布衣聯合WGSN和融設計圖書館一同發佈了《布盡其用材料趨勢白皮書》,聚焦傳統文化與時尚環保,用數據和案例勾勒出面料日益創新的表現力,探索傳統文化煥新未來的新路徑、新表達。據瞭解,三款運用編織技藝的JNBYHOME概念新品將在 6月設計上海展上首次亮相。

爲與更多行業從業者共享研究成果,江南布衣還將推出線上織物圖書館,與行業共享系統的織物研究成果,以此推動對傳統面料的創新探索,實現傳統文化融合現代文化服飾價值鏈下的長期主義。

從REVERB到芝麻實驗室,再到“布盡其用”項目,江南布衣以設計驅動爲內核,利用自身的優勢在可持續時尚上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和創新,並將可持續時尚的理念傳遞給廣大的消費者。 

《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提出,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江南布衣看來,作爲中國的設計師品牌公司,踐行可持續發展、引導綠色消費是品牌義不容辭的責任。未來,江南布衣期待攜手時尚行業全產業鏈環節上的創作者,美美與共,共同探索可持續發展爲時尚產業帶來的新機遇、新可能。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