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5日下午,由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北京出版中心主辦的,《爸爸更愛誰?》《媽媽要上班》新書分享會“如何在‘一地雞毛’中創作出一個好故事”,在北京市朝陽大悅城9層三聯書店與廣大讀者見面,本次活動邀請到知名繪本作家、《爸爸更愛誰?》《媽媽要上班》的作者卷兒老師,和兩本新書的編輯張婷婷深度對談 ,從不同的角度爲讀者揭祕一本好繪本的由來,及一些創作背後的“辛祕”故事。
現實又美好的親子故事
卷兒,原名王婧,知名繪本作家,文學博士,現任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繪本、漫畫領域的創作研究。已出版繪本《餃子和湯圓》(任晶晶 圖)、《小糉子,小糉子》《從前有個月餅村》《該洗澡啦,小山藥!》《老仙女的魔咒》等。其中《餃子和湯圓》入圍“2016 張樂平繪本獎”,獲“2018 年度桂冠童書”,入選第五屆“少年中國”圖畫書推優作品;《該洗澡啦,小山藥!》入選2019 年“原動力”中國原創動漫出版扶持計劃;本次分享的兩本新書中的其中一本《媽媽要上班》也入選了2020 年“原動力”中國原創動漫出版扶持計劃。
除了以上身份,也是兩個孩子媽媽的卷兒坦言,《爸爸更愛誰?》《媽媽要上班》這兩本新書的創作靈感,和其他的作品靈感一樣,都來源於生活,尤其來源於和兩個孩子相處的點點滴滴。
《媽媽要上班》描繪的是極爲常見的生活情景:一位要去上班的母親與孩子告別時產生的小故事。分離會帶來不安、焦慮、惶恐的情緒,面對小小的分離,孩子從來都是萬般不情願,家長要做的就是陪着孩子去面對情緒並克服恐懼。孩子就是在與父母一次又一次的分離中成長的,家長科學的陪伴會讓孩子逐漸在內心生長出滿滿的愛與安全感,能夠慢慢接受並最終開心地面對自己的生活,並最終走向成熟與獨立。這也是自己創作這本繪本的初心——讓更多家長在充滿愛與智慧的故事中,學會陪着孩子經歷情緒,學會與孩子間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告別”。
《爸爸更愛誰?》則是將二胎家庭中最難的“一碗水端平”雞飛狗跳地呈現在讀者面前:那條嘶嘶作響的大蟒蛇,正是哥哥眼中護食的妹妹的形象;那頭吼叫着的、發脾氣的大獅子,正是哥哥眼中“不可理喻”的“怪獸妹妹”;而面對妹妹和爸爸對椰椰島的一致否定,逐漸被邊緣化的哥哥終於爆發,用“淚流成海”懲罰妹妹和爸爸去了遙遠的椰椰島時,那個用濃重的、被藍色色塊所填充的爸爸,不再是權威的家長,而是被“流放”到椰椰島之後,在夕陽下帶着憂鬱與無奈的“小可憐”……
卷兒老師表示,自己所有的作品都是用孩子們的心情和想法去創作,希望能讓小讀者天然地擁有“啊,這就是我的世界”那樣的親切感,然後在讀故事的過程中和爸爸媽媽的關係更加緊密、親近。創作背後的甜蜜與煩惱
卷兒老師表示,雖然被稱爲高產繪本作家,其實連續創作背後的“甜蜜”與“煩惱”可以說個三天三夜,但看到作品被大家讀到並喜歡的時候,又覺得非常值得。
《媽媽要上班》這本書最早的靈感創意產生於2019年,當時帶老大出差英國的她趕上了疫情,在國外一直很惦念家人,就畫了很多關於女兒的畫,但女兒有段時間一打視頻就會掛掉,她問女兒爲什麼,女兒就反問:“媽媽你爲什麼不帶我去英國?”
有了這樣的一問一答,卷兒老師就想做一本講述“媽媽爲啥要出差”的書給女兒解釋爲什麼帶了哥哥沒帶她,後來回國後就不存在出差的感受了,就把整個主題改成常態化的“媽媽要上班”,可以很好的給孩子解釋“媽媽爲什麼又要上班了”,應該也可以幫助很多媽媽們解決這個問題。
而《爸爸更愛誰》的靈感來源於自家先生經常被兩個孩子爭搶——基本只要一出場,兩個孩子就要各種爭。雖然哥哥也很寵愛妹妹,但爸爸總是說“小棉襖就是沒有錯,小棉襖的錯誤也是對的”總是讓兒子不服氣,剛好想給《媽媽要上班》這本書做個後續,避免先生總是覺得我“厚此薄彼”。於是,在每天熱鬧的生活中,《爸爸更愛誰》的創作思路也有了……
這兩本書對於廣大有兩個小朋友的家庭是非常適合的,尤其是親子共讀——爸爸媽媽帶孩子讀書的時候,不妨也問問小朋友“如果遇到書中的情況,你會怎麼辦?”相信孩子的答案一定是意想不到的,因爲孩子的想象力是成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卷兒老師還未現場讀者朋友介紹了已經出版的其他作品的背後故事,歡迎大家一起入住卷兒老師的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