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告別扁平 讓文字“活”起來

【環球網報道 記者 趙鵬】立體書之所以能在世界範圍內流行起來,就是因爲足夠好玩。自立體書問世,書籍不再是一頁頁紙上的文字,而是色彩豐富,帶給讀者互動體驗的紙張藝術,因此它也被稱爲“會彈出的書”(Pop-Up Book)。

13世紀,英國有位修士——馬修·派瑞斯,雄心勃勃地想要完成一部《英國編年史》,卻因爲時常要扭着脖子看環形表格,被折磨得頭暈眼花。“讓書自己扭起來怎麼樣?”於是他在書中嵌入轉盤,也許他當時並不知道,因爲這個小小的舉動,給圖書行業帶來了怎樣的鉅變。

1765年英國人羅伯特·賽爾出版了史上第一本兒童立體書,國外立體書從此經過了長達百餘年的發展,其製作和市場都相對成熟。而我國的立體書迎來井噴式的發展,是在2016年,當時湧現出很多出色的新秀設計師和作品。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正式接觸立體書的王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也被外界譽爲“中國立體書的先驅者”。

二十年磨一劍,一鳴驚人

王偉一開始從事連環畫和動漫方面的稿件創作,由此接觸到出版業,在一家國外加工立體書的工廠裏看到了漂亮的外文立體童書,王偉除了震撼之餘也萌生了一個想法:讓國內的孩子也能看到這樣的書。後來抱着試試看的想法,王偉與廣州一家出版公司進行了合作,1995年設計出品了《十二生肖》《十二星座》《動物世界》《立體恐龍世界》。

根據王偉的回憶,當時出版的立體書,有一段時間賣的不錯,但是很快就沉寂下來。主要是國內的立體書市場很不成熟,定價在當時的消費環境下顯得過高,同時,還面臨着在實體店中的大量損耗,很難延續。所以後來,王偉就一邊關注立體書市場,一邊自己單獨創作立體書及一些空間藝術作品,從此一直專注於特種出版物的設計研究二十餘年。

直到2016年前後,國內的立體書市場開始迅速升溫,王偉才迎來了展示自己作品的最佳舞臺。同時,隨着讀者羣體極大增加,讀者的品味也在提升。現在的立體書在大衆的視野中已經不再是當年的新奇之物,而是普遍接受的一種新的圖書形式。在這陣新鮮感過去之後,更多的是對圖書品質的要求。第一本也許是好奇,第二本要震撼,第三本要變化……這對王偉來說是更高的要求和挑戰。

躍然紙上,讓文化資源“活起來”

作爲文化資源大國,怎麼讓文化“活起來”,是王偉一直在思考與摸索的方向,早在2020年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中,王偉就設計了大型的立體書,在舞臺中作爲表演的背景展示。

前幾年文創還是中國非常新興的一個領域的時候,王偉就創作出了《中華傳統新年守護神日曆》《老舍茶館》立體宣傳卡片等作品。其中《打開故宮》應該是家喻戶曉的代表作了,這也是王偉第一次嘗試用長卷展開的形式來做立體書,作品靠縱深的空間延展來體現皇家宮殿的威儀。

《走近三星堆》的創作過程和閱讀過程,就是一個讓文字“活”起來,讓文物重新恢復生活溫度的過程。王偉很早就想做點設計方面的作品來向三星堆這古老的文明致敬,只是一直沒有合適的契機。2021年初,他接到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的邀請做三星堆的立體書,十分欣喜,彷彿瞌睡遇到枕頭——一拍即合。王偉表示:三星堆給我們留下的想象空間還很多,在想象的復原和實體文物之間尋找平衡非常不易。而出版方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也在實地考察、文獻資料、專家意見等方面,爲王偉提供了不少幫助。雙方都希望儘量接近歷史,讓讀者得到一種沉浸式的體驗。

伴隨着王偉的不斷嘗試與各種創新,立體書還經常應用在玩具、禮品、廣告和空間展示上,適合做成各式各樣的文創產品。相較製作精美的立體書需要耗費較長時間和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如果製作文創單品不僅解決了大量的成本問題,還能讓更多的人瞭解立體書。

目前市面上的立體書種類主要集中在兒童和青少年讀物。除了兒童繪本,立體書可以用來呈現中短篇文學作品,這兩年熱銷的《小王子》立體書就是一個範例,出版不久前的《老人與海》立體書,就是一個很經典的全譯本,王偉在做紙藝設計的時候,特意考慮了書的閱讀性,在畫面和結構上給讀者留出空間,呈現效果非常美。

總的來說,讀者對於立體書更關注那類內容,可能會因人而異。但毋庸置疑的,知識、文化類仍然是佔據着主導地位。

“出圈”到更廣闊的市場

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閱讀羣體,立體書作爲一種創新的閱讀形式,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如何讓立體書的元素賦能更多的閱讀場景,能否“出圈”到更廣闊的市場?王偉也在思考這個發展的方向。

一個是立體書可以與知識內容結合,使枯燥的文字變得形象,提供更直觀、趣味的體驗。例如,現在市面上常見的科普、文化類立體書,深受大家喜愛。《打開故宮》就被很多學校作爲教學資料,讓孩子們以最形象的體驗,接觸到生動的故宮文化。

另一個是跨領域的合作,可以將立體書的元素融入到其他領域中,如環境藝術、廣告、文創產品等。立體書作爲一種媒體表達形式,可以在任何需要傳達信息的地方出現。王偉在創作《走近三星堆》立體書的時候,還做了一點探索,創作了兩款三星堆紙辦,可以用來裝點居室、書架或者牆面,可看做是立體紙藝形式出現的環境藝術。

現階段立體書的讀者羣體主要是青少年和兒童。立體書能非常有效地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一是立體空間的變化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孩子的想象力;二是閱讀過程中,有許多機關可以去探索,增加了孩子閱讀的主動性。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立體書可以說是引發興趣的領路者,讓孩子在閱讀的路上走得更有興致。以《走近三星堆》爲例,孩子不必按照書頁裝訂順序從頭看到尾,而是可以展開全景,按照自己的興趣,在古城的各個場景裏隨意遊覽觀看,自主地發現問題、尋找答案——這也算是一種新的閱讀方式。

其實除了兒童市場外,愛好紙藝和手工創作的人羣也很多,針對不同的讀者羣體,推出不同類型的立體書,也許是另外的方向。還可以利用新興技術,比如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等新技術,將立體書從靜態的紙質書籍轉變爲具有互動性的數字產品。這將給立體書帶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可能性。《打開故宮》現在也在嘗試做這方面的升級,希望以後能夠給大家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