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護每一個想象,守護每一個獨特性

【環球網報道 記者文雯】作品《小烏龜去姑姑家》獲2017年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不一樣的1》獲第八屆“信誼圖畫書獎”文字創作獎首獎的兒童文學作家吳亞男,獲獎之後,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在創作思路方面,都沒有什麼變化。吳亞男一直按照自己的風格、愛好去生活和創作。這樣的性格,也體現在她的作品中。

吳亞男的性格比較簡單、內斂,她很嚮往兒童純真的世界,在創作時就自然而然地會偏向於創作童趣風格的故事。“我是一個喜歡幻想的人,很多作品的靈感都來自我的想象。另外,閱讀書籍,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和感受也是很重要的靈感來源。”吳亞男向環球網記者補充道。

爲兒童寫故事,創作時從“兒童本位”出發是很重要的。吳亞男表示:最好能根據兒童的興趣愛好、情感需求、認知特點、理解能力、現實生活等來創作,這就需要作品有趣味,能引起孩子們的閱讀興趣,也要貼合孩子們的心理和生活,讓他們有共鳴和代入感。另外,對於正在成長中的孩童來說,也需要創作一些能啓發他們思考、滋養他們心靈的作品。

所以,吳亞男在創作時,也會比較注意故事的語言和構思,而在主題方面,則會比較關注成長類主題和愛的主題。在創作中,吳亞男常會在故事裏找一個或幾個“代言人”,通過角色的想法、語言以及行動來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吳亞男認爲,寫故事不一定要依照“從開頭到結尾”的順序來創作,有時候也可以通過先構思一個好玩的結尾,再倒推前面的情節的方法來進行。

兒童文學作品的主要受衆是身心發展還不成熟的孩子們,相較於成年人看的文學作品來說,兒童文學的內容把控更容易產生爭議。這就要求兒童文學作家在創作時,要有更多的考慮,特別是要關注兒童的身心發展水平和接受能力。評判作品的時候,也需要以更加全面的視角,從作品的整體立意、文學性、審美性等多方面出發。吳亞男強調:“家長們承擔着孩子的教養責任,也出於對孩子的關愛,爲他們購買好的閱讀書籍是很有必要的。同時,孩子也是獨立的生命個體,有自己的想法和喜好,所以在保證書的品質的同時也應兼顧孩子的閱讀興趣和需求。”

最後,吳亞男從自身挑選書籍的經驗上,向記者分享道:“在不瞭解書籍本身內容的情況下,有兩個很重要的參考因素——作者和出版社。選擇那些聲譽好的作者和高品質的出版社出版的書,就比較有品質保證。另外,我們作爲讀者,也需要積累閱讀經驗,提高自己鑑賞書籍的能力,有時候通過書籍的裝幀設計和內容簡介也可以大概瞭解一本書的品質。”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