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真的世界與淺語的藝術

【環球網報道 記者文雯】閱讀對劉少鵬來說,是創作的來源之一,也是其創作的動力。“當讀到一本很牛的作品,自己也會心癢、手癢,問自己是否也能寫出這麼好的作品來,這會激勵自己克服困難,投入創作”。

兒童的心理很微妙。因爲年齡小,他們需要安全感,也因爲小,他們需要成長和冒險。可以說,孩子的閱讀,是一場有安全感的冒險。劉少鵬向環球網記者舉例:“就像玩盪鞦韆的遊戲,他需要那兩根繩子確保安全,同時也要把自己扔得高高,感受驚險和刺激,這樣他纔會滿足地格格笑。”所以,“給孩子們寫故事,首先要確保真善美的大前提,然後要寫出新鮮感、趣味性和各種出乎意料。同時,兒童的認知和閱讀能力畢竟有限,表達上一定要簡單、準確、乾淨。兒童的心理和閱讀,可以用林良先生的兩本書的名字來概括:純真的世界、淺語的藝術。”

談及兒童讀物市場,劉少鵬表示:現在已經到了競爭很充分的時候,作者、讀者、出版人的眼光和水平都在提高,追求精品,寧缺毋濫。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信號,劉少鵬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的兒童文學也會出現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經典作品,就像科幻文學領域裏的《三體》。

不論“中國記憶•傳統遊戲圖畫書”,還是《家書裏的故事》《中國橋》,劉少鵬創作的故事大都圍繞中國傳統文化。劉少鵬認爲,要想更好地保持傳統文化的獨特性和魅力,應該要抓住傳統文化的精華、精髓、精神,展現它的氣質、美感、吸引力,而不僅僅是形式和外表。假如我們只是反反覆覆、泛泛地介紹某些傳統文化的形式,就容易讓孩子覺得“不好玩”“不酷”“沒有意思”“不過如此”,那就適得其反,反而失去了傳承的機會。劉少鵬強調:“一定要讓孩子先有興趣,吸引他們真正地走進傳統文化。”

對於兒童文學創作來說,靈感來源大致可以分爲三類:一是自己的童年回憶,二是現代孩子的生活,三是閱讀。劉少鵬說:“有靈感時,我會用小本或手機記下來,自認爲這是一個好習慣,畢竟不是每一個點子都能寫出一個好故事,但點子積累的多了,成功的幾率就大一些。”

劉少鵬已出版的作品以繪本居多,其中他最滿意的是近期完成的“中國記憶·傳統遊戲圖畫書”,由中國中福會出版社出版。這個系列從構思到今年出齊第一輯,已經有5年時間了,中間進行了反覆的修改打磨。對這套書,創作時劉少鵬給自己的提了幾條要求:第一,全部用故事把傳統遊戲串起來,不要直接介紹;第二,每本書不要只講一個遊戲,至少要自然地串起三個遊戲左右;第三,全部用兒童視角來寫,不要簡單的“回憶殺”,要讓今天的孩子也能理解、有共鳴。現在來看,經過打磨,這幾條基本上都做到了。這個系列中最先出版的《雉雞翎,扛大刀》入選了2022年桂冠童書,也側面說明了大家的認可。劉少鵬也希望有更多的小朋友、家長和老師讀到這套書,喜歡好玩、耐品的傳統遊戲。

劉少鵬總結自己的寫作追求和偏好爲:語言簡單,注重結構,偏傳統,追求經典美,喜歡歷史和幻想的融合。在寫作時,他的內心會帶有“幼稚”。不過,幼稚對於兒童文學創作來說,可能也是一種“天賦”。“既然是天賦,我會去珍惜它”劉少鵬向記者補充道。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