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中國紅十字基金會2022年度報告正式發佈,向社會各界彙報2022年度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的整體工作情況,致謝致敬在2022年支持和幫助基金會發展的人道奉獻夥伴、人道服務夥伴和人道傳播夥伴。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理事長貝曉超在年報致辭中表示,在中國紅十字會黨組的堅強領導下,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恪守“守護生命與健康,紅十字救在身邊”的使命, 2022年度收入11.32億元,年度公益支出11.47億元,累計公益支出突破106億元。2022年基金會黨支部被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評爲“四強”黨支部。基金會榮獲2022年度“榜樣基金會”“榜樣機構”稱號,多次獲得“公募基金會公衆影響力榜”(月榜)第一名。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2022年度報告中介紹了基金會2022年的整體工作和項目情況。一是紮實推進人道救助項目,全年救助白血病、先心病患兒11474人,立項援建博愛衛生站、健康e站共432所,培訓鄉村醫生、兒科醫生、基層醫生和醫務社工4.8萬名,立項援建博愛校醫室、未來教室、英雄能量站等共160所,向298個器官捐獻者子女或家庭提供人道救助關懷和慰問,愛眼護眼工程累計受益青少年達12萬人次。募集款物支持上海、香港、北京、新疆等地新冠疫情防控,動員16支社會救援隊開展防疫消殺。按照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統一部署,積極參與尼加拉瓜、阿富汗、柬埔寨、斯里蘭卡等抗疫國際援助,爲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2022年7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天使之旅——先心病患兒篩查救助行動”攜手醫療專家先後走進西藏、貴州、新疆,爲當地兒童開展先心病篩查,併爲符合手術指徵的患兒分批進行全免費手術治療。
二是積極參與重大災害救援,依託國家級紅十字備災庫,加快構建人道物流網絡,區域備災庫達到6個,全年參與四川雅安、瀘定地震,湖南、江西、廣東洪澇等自然災害救援,發放10770只賑濟家庭箱,4萬餘名羣衆受益。瀘定地震發生後,12小時內首批救災物資運抵災區,48小時內首個紅十字安置點搭建啓用。開拓紅十字助力鄉村振興新局面,立項援建博愛家園148個,投入402萬元支持湖北英山縣鄉村振興,將55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納入重點支持範圍。
三是全面鋪開“紅十字救在身邊”系列項目,開發“急救寶”小程序,在全國佈設2700餘套應急救護一體機,日均保障覆蓋100餘萬人,向國際關係學院捐贈的應急救護一體機成功施救一名學生,新聞登上微博熱搜榜第一,單個話題閱讀量超過2.5億。建設“紅十字應急救護學習e站”,開展應急救護培訓和生命教育活動,培訓持證救護員超過1.4萬人,開展“校園健康守護”“安心社區”等活動50餘場,發放22萬隻出行便攜急救包,首次由地方紅十字會申辦的“紅氣球挑戰賽”在貴州舉辦,80支隊伍參賽,應急救護主題賽事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2022年10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向國際關係學院捐贈的應急救護一體機成功施救一名學生。
四是創新方式持續提升人道資源動員能力,全年互聯網籌款6662.15萬元,佔捐贈資金總額的20%。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的指導下,聯合騰訊等人道夥伴開展首屆全國紅十字系統“5·8人道公益日”活動,發動全國30個省級紅會超過1000個紅十字組織參與,累計322萬人次捐贈,募款合計超過2.3億元,活動全網曝光量累計超過12億。打造“數字紅基會”,上線“社會應急力量數字救援平臺”,加強無形資產管理,已立項知識產權46項,註冊商標22個。持續推進紅十字理論研究工作,紅十字交叉學科建設,開展人道教育培訓,推出《紅十字研究動態》《國際人道事務通訊》。
貝曉超表示,在總會黨組的堅強領導下,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將進一步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向全面推進管理數智化、服務專業化、項目品牌化、平臺國際化躍進,全面融入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人道公益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文 侯力新 圖 紅基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