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第54個世界地球日,金典加入“天貓地球聯名計劃”,並在近期開展黃河“治”造行動,通過廢棄塑料瓶的回收及循環再利用,帶動大衆共同參與可持續發展行動,引領綠色循環風尚。
2022年,伊利正式對外發布《伊利集團零碳未來計劃》與《伊利集團零碳未來計劃路線圖》,成爲了中國食品行業第一家發佈雙碳目標及路線圖的企業。錨定實現全產業鏈碳中和的發展目標,金典積極落實一系列減碳行動,穩步在低碳生產的道路上邁進。
金典作爲伊利旗下主打綠色有機的品牌,一直都是減碳行動上的重要一環。本次參與天貓黃河“治”造行動,是金典以循環經濟助力綠色發展的又一次生動實踐。
共參與黃河“治”造,推動廢棄塑料再循環
天貓黃河“治”造活動是由共青團延安市委和天貓主辦,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陝西省生態環境廳指導,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及河流守望者支持發起的黃河清塑行動,該行動以清理黃河沿岸廢棄塑料爲切入點,旨在建立可持續的塑料循環模式、共創黃河流域生態福祉。
金典與天貓長期以來在綠色環保領域緊密合作,曾推出減油墨包裝、聯名款“小綠袋”等環保型產品,帶動消費者共同參與綠色生活。此次黃河“治”造行動中,金典與天貓再度攜手,打造創意rPET產品,以廢棄塑料循環再利用助力黃河流域生態可持續發展。
PET是一種常用塑料,多被用於製作飲料瓶、食品包裝材料等,在我國應用廣泛,消耗量大。但PET在自然條件下至少需要數百年時間才能完全分解,如沒有得到恰當處理將給環境造成巨大負擔。將其進行回收、經過工藝處理製成rPET產品是推動塑料循環再利用的重要舉措。同時,相較於原生PET來說,rPET產品在製造過程中還能夠減少水電使用量與碳排放量,多角度助力能源與生態保護。
本次行動中,金典以廢棄塑料瓶爲原料,特別推出“rPET金典野餐墊”。每一個野餐墊均由20個回收的塑料瓶製成,將原本對大自然造成壓力的“環境殺手”變成人們享受美好生態的“絕佳搭檔”。不僅促進了廢棄塑料循環再利用,也提升了大衆的環保參與感與獲得感,帶動綠色理念在更廣闊的範圍內傳遞。
多舉措助力低碳,引領綠色生活方式
沿着天貓黃河“治”造行動向前追溯,金典的綠色低碳足跡早已在多處蔓延:獲得7%減碳認證的金典有機植物基蓋包裝、中國首款碳中和牛奶、由金典奶瓶回收製作而成的環保貓窩、6只塑料瓶再生而來的“小綠袋”……金典不僅從自身產品出發展開減碳創新,同時還聯動產業鏈上下游夥伴共同投身到減碳行動中,將綠色有機的理念根植於心、付諸於行。
就自身產品創新層面而言,金典於2022年推出的中國首款碳中和牛奶是其綠色低碳行動路上的一座里程碑。
乳業產業鏈上,從飼草種植、畜牧養殖到產品加工、包裝及銷售,每一個環節都會涉及到碳排放。而金典娟姍有機純牛奶與有機A2β-酪蛋白有機純牛奶擁有全球知名認證集團—必維集團頒發的碳中和核查聲明,這意味着牛奶在原料的獲取、生產和運輸以及產品的生產、運輸、使用和廢棄階段完成了溫室氣體的相對“零排放”,打造了環境友好型的生產方式。
在產業鏈上下游聯動方面,金典與天貓等夥伴合作,開展了多次創意活動,帶動消費者共同參與綠色行動。例如與阿里巴巴公益共同打造了用金典奶箱回收製作而成的低碳可降解“暖冬喵屋”,幫助流浪動物度過寒冷冬季,將低碳環保與動物關愛相結合,積極踐行社會責任。
對於本次活動,伊利集團總裁助理、電子商務公司總經理王東軍指出,作爲有機奶的首創者和引航者,金典多年來踐行綠色產業鏈。不僅提供綠色自然的高品質產品,還着力於用不同創新方式踐行環保理念、推動生活方式的綠色轉型。
此次加入“天貓地球聯名計劃”、共同開展黃河“治”造行動,既實現了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的綠色聯動,也帶動了廣大消費者的共同參與。未來金典還將深入帶動全產業鏈共走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當下已進入以降碳爲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金典將持續以產品創新爲抓手、以企業行動爲引領,將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理念傳遞給更多人,倡導有機生活理念,帶動消費者共贏綠色未來,助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