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紅花助學計劃 護航困境學子實現職業理想

近日,“小小紅花助學計劃”項目工作人員與騰訊集團志願者、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代表探訪了廣西都安項目點,通過走訪困境學子家庭,與孩子們座談溝通,瞭解學子心聲和小小紅花助學項目實施情況,並參與小小紅花職業生涯規劃遠程交流會,爲小小紅花學子答疑解惑。

“我很想念我的母親,在我的父親去世後,是她每天騎着電動車接送我上學。有一天她把我送去學校後,在回去路上發生了車禍,永遠離開了我。她從沒有離開過這個村莊,我想考上大學,走出大山,替她去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項目回訪時,高一的李明(化名)分享了他的故事和心願。

“從小我就有很多的幻想,小的時候幻想父母都很愛我,後來他們出去打工了,很少有機會再能見到他們。長大了,我的幻想變成了一堵牆。”——江濱(化名)或許代表了許多留守孩子的心理狀態,渴望情感的依戀,努力自救,想通過各種方式擺脫情緒的困擾。

“我很害怕和陌生人說話,不敢和人對視,我很擔心別人怎麼評價我,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可我知道我不可以再這樣下去,因爲這會讓我失去很多的機會。所以,我想改變,那就從現在開始吧。”——王芳(化名)的緊張和渴望改變的矛盾心態,在“小小紅花助學計劃”資助的孩子裏很常見。

“小小紅花助學計劃”由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發起,與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共創,去年99期間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和騰訊志願者協會號召騰訊員工捐花和捐公益金,捐花部分由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轉化爲捐贈資金,爲雲南紅河、四川阿壩、河南信陽、河南南陽、甘肅白銀、江西上饒、廣西南寧、廣西柳州、湖北恩施、新疆伊犁等八省十一市1000名困境高中生送去了每人一年2000元的助學金和暖心禮,幫助他們順利完成高中學業,實現自己的夢想。

與項目人員的第一次見面,小小紅花學子們便願意把自己的故事和真實情感坦誠分享,在沒有距離感的交流中,項目志願者們更加了解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以更好地對其進行慰問和鼓勵。

在廣西都安的回訪結束後,小小紅花助學計劃項目組來到了新疆伊犁州特克斯,並邀請新疆著名的本土作家郭文漣老師與項目受助學子們圍繞“爲什麼要寫作和怎樣寫作”進行了座談交流。

郭老師根據自身豐富經驗,從寫作認知、寫作技能、寫作情懷等角度,與同學們進行了熱烈探討,最後手寫名言寄語激勵小小紅花助學計劃的同學們:生命的意義在於尋找到自己的天賦。生活的目的,在於用自己的天賦去爲人類服務。

小小紅花學子大多來自經濟困難或者經歷過重大變故的家庭,這些經歷嚴重影響了一個學生自尊心和自我確認感的發展。面對這些困難,他們選擇去嘗試突破,或許這個時候,有了來自外界的注目,對他們努力的認可,能讓他們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身後的關懷與力量可以幫助他們更堅定地在自我探索的路上走下去。

每一場小小紅花座談會和家訪的背後,不僅僅是爲了項目監測,也是爲了讓更多孩子的內心被“看見”。看見即是治癒。身處困境但自強不息,雖有迷茫卻不失探索的決心,他們渴望被愛也願意傳遞背後的溫暖,這便是“小小紅花助學計劃”受益學子的身影。

在整個小小紅花助學計劃的回訪活動中,項目瞭解到許多同學表達了對未來職業發展的困惑,學校的老師們也表示,農村的孩子們缺少獲得這些信息的途徑,他們的父母也基本很難給孩子們的職業規劃提出建議,同學們急需這方面的知識。

項目通過《關於高中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的調研問卷》回收分析後發現,74%的學生對職業從未進行過規劃,也完全不清楚職業發展所需的技能,他們普遍在職業規劃方面有很多的困惑,亟需參加一場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培訓。

4月23日,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聯合騰訊招聘、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發起了“小小紅花助學計劃——職業生涯規劃遠程交流會”,依託騰訊會議,騰訊招聘的資深面試官鵝叔和騰訊HR聘子姐姐爲來自新疆、廣西、甘肅、雲南、河南、江西等省及自治區共計3000多名高中生解答了關於職業生涯規劃的許多疑惑。

在會後的跟進問卷中,許多高中學子表示他們在社交融入、緩解焦慮以及提升抗壓能力、情緒管理等方面都面臨困難,希望獲得幫助。

今後,小小紅花助學計劃項目也將繼續聯合騰訊爲同學們提供學習、情感、社交等多維度的幫助,助力同學們順利完成學業,實現夢想,發展出健全的人格。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作爲一家致力於構建更加透明、高效、專業的公益生態系統的機構,始終關注着中國的教育事業和公益事業的發展,倡導人人蔘與公益,推動教育公平,讓困境的家庭和孩子們獲得更多的關愛和幫助。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