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統:從“單向傳達”到“雙向奔赴”

近年來,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統將戒毒工作與新媒體傳播規律、受衆羣體特點相結合,主動融入時代語境、融入社會服務,不斷推出“現象級”新媒體作品,推動戒毒宣傳影響力公信力顯著提升,爲打贏新時代禁毒人民戰爭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以敏銳洞察力搶佔先機。司法行政戒毒工作較爲特殊,外界普遍感到陌生。新媒體強勢崛起後,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統搶抓機遇,秉持“走進羣衆、融入公衆、服務大衆”的宣傳理念,打破傳統單一宣傳路徑,搶佔新媒體宣傳先機,在全國戒毒系統開通微信公衆號、微博、抖音、頭條、視頻號等,打造首個百萬粉絲賬號;組織全省司法行政戒毒場所集體入駐澎湃問政、微信、微博平臺,構建戒毒宣傳新媒體矩陣,實現“全網存在、全域覆蓋”;開展抖音直播,打造全網首個戒毒主題訪談直播節目《解讀》,常態化開展法治宣傳,至今已直播30餘場;聯合喜馬拉雅推出全網首部戒毒主題系列廣播劇《無毒之路》,填補國內該領域空白。全面發力、多點開花,實現戒毒聲音傳播“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打通服務羣衆的“最後一公里”。目前,四川戒毒微信公衆號、微博、抖音、快手等賬號粉絲已突破220萬,全網總播放量突破60億。四川戒毒被評爲“微政四川2022年度優秀創意創新政務新媒體”。四川戒毒抖音號連續3年獲得中央政法委“四個一百”優秀政法新媒體殊榮。

以核心競爭力塑造品牌。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統始終堅持“謀劃在前、原創優先、服務羣衆”的工作思路,狠抓新媒體運營核心競爭力,打造具有高辨識度的特色品牌。在欄目創新上,策劃製作了一批緊貼羣衆、走實走心的精品欄目。推出展示民警風采、弘揚英模精神的“川小戒話整頓”,講述戒毒故事的“視戒”,以真實案例講述毒品危害的“以案說毒”等。在表達手法上,塑造出差異化、個性化的風格。詼諧風趣的“卓警官”、帥氣搞笑的“小劉sir”等,各種有趣的原創戒毒故事成功“引關圈粉”,有效提升了戒毒宣傳的說服力、吸引力和親和力。在內容導向上,堅持“原創爲王”,杜絕“抄襲照搬”,注重分析受衆需求。緊跟時事熱點,推出一批“冒着熱氣”“透着溫度”、喜聞樂見的作品。策劃推出的《人生的選擇很重要,不要讓錯誤的選擇成爲人生的遺憾》《來看看戒毒所的年夜飯》《行走的人民幣來了》等多個爆款視頻成功“破圈”,名列同時段熱榜第一,引發全網跟拍熱潮。在輿論引導上,旗幟鮮明、勇於鬥爭,理直氣壯駁斥錯誤言論,積極傳播正能量,講好禁毒戒毒故事;大力推進網評員隊伍建設,圓滿完成政法網宣鐵軍各項拉練任務。發佈網評類視頻作品《文學創作要有底線,莫讓英雄流血再寒心》,點名批評網絡小說《風情不搖晃》歌頌毒梟愛情,全網累計播放量近40億,點贊量超過2000萬,留言近400萬條。針對網上流傳的所謂“仿毒蟲妝”,第一時間推出網評類短視頻作品《吸毒對人的相貌改變》,通過一組組對比照片,還原吸毒前後面容變化的真相,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雅安“6·1”地震後,推出的《他的轉身,是最本能的善良》和《地震中,他的逆行是他的責任,也是他的選擇》短視頻形成“霸榜效應”,累計播放量近2億,點贊量超過500萬,留言突破10萬條。短視頻《不做鍵盤俠,網友帶你眼見爲實》《網友說罌粟可以種,少種幾棵就沒事?是真的嗎?》正面回應網友關切,用權威聲音消除網友疑惑,獲評四川互聯網闢謠優秀作品。創意作品多次被《人民日報》、中央政法委長安劍採用,創下同時段熱榜第一。

以廣泛影響力提升效能。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統始終堅持“共建共商共享”的融合發展理念,積極將禁毒戒毒宣傳向社會化延伸,爭做“互聯網+政務服務”先鋒,形成“大宣傳”氛圍,構建“大服務”格局。主動開展跨賬號、跨平臺、跨領域聯動,實現戒毒宣傳作品服務效能最大化、最優化。與省委網信辦、省禁毒委、成都市場監管局、成都市疾控中心等單位合作,參加“川渝dou巴適”“平安四川有我”等達人合拍活動,開展“毒品實驗室奇妙夜”直播、“12·1”世界艾滋病日公益直播和“遇見白玉你我同行”鄉村振興公益直播,拍攝禁毒戒毒公益視頻,播放量達1000餘萬;連麥“庫爾勒警視”“利津派出所”“二喜警官”等警察類抖音賬號,開展“禁毒你我同行”“安全知識伴你過暑假”主題直播,點贊300餘萬;與“溫柔的秀菊”“高雨天大魔王”“醒醒吧張律”等網絡達人合作,推出的普法作品全網播放量超3億,獲得良好的宣傳效果。暢通政務新媒體互動渠道,建立粉絲羣,提供在線諮詢互動平臺,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積極幫助羣衆解決具體困難,實現了從“單向傳達”到“雙向奔赴”的轉變,給禁毒戒毒工作注入更多人文情懷,成爲面向社會的一扇窗、聯繫羣衆的一座橋。(作者:尹歡 龔代建)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