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風初暖,青林露早晞。”值此春雷已震,初夏和煦,季節更替之際,第二屆“健坤家風展”及健坤慈善基金會公益項目年度發佈與座談會,於2023年國際家庭日前夕的5月14日,在國家圖書館正式開展。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顧秀蓮主任,國家民政部原副部長、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會長李寶庫,中共中央宣傳部原祕書長、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副會長官景輝等領導同志蒞臨現場,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北京師範大學社會治理與公共傳播研究中心、中山大學中外管理研究中心、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光明日報出版社、中國校園文學雜誌社等機構領導、專家,以及來自全國三十多家注重家風傳承的企業、學校、文化機構及街道辦事處的負責人、部分師生,以及健坤慈善基金會全體工作人員,齊聚一堂,參加這次“傳承好家風,興家強國—健坤家風展”。
本次活動由健坤慈善基金會聯合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鳳凰網等機構舉辦,以“建設、融合、篤行”爲指導,旨在傳承好家風,興家強國;推動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本次活動持續時間一整天,主要有四個方面內容。
首先是“2023年健坤家風展”。這是健坤慈善基金會繼2021年首屆“家風展”之後,經過兩年策劃準備完成的一次新的家風展。展覽包括:一是健坤慈善基金會“重點公益項目彙報展”,含“家風叢書”、“聆聽一小時”、“親子話家”、“青少年公益夢想”四個項目,對基金會四個重點公益項目的來源、宗旨和做法、近年成果做了清晰的介紹,四個重點項目分別以講好中國家故事的圖書出版、家庭成員之間傾訴與聆聽的音頻製作分享、父母與孩子之間平等對話的微視頻及沉浸式家風美育交流,以及鼓勵青少年——尤其是在校中小學生在家庭家長、學校老師和社會公衆共同幫助下,從公益角度去觀察社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把善的種子播撒到孩子們心中。二是“健坤《家風的力量》”系列展,特別提煉近兩年策劃出版的“家風叢書”三種內容:一、紅色家風——講述董必武、林伯渠、陳毅、彭德懷、方誌敏、呂正操、黃克誠、繆伯英、曾志、邵飄萍等10位老革命家的家風故事,他們或夫妻和睦、舐犢情深,或秉筆勤耕、以詩教子,或父慈子孝、團結友愛,或愛家者幸、得民者昌,或里仁守正、代代相傳,或清白做人、踏實做事,或有規有矩、不搞特殊,在革命者生涯裏,彰顯紅色家國情懷。二、“七一勳章獲得者”家風——展示了孫景坤、魏德友、黃大發、柴雲振、周永開、馬毛姐、呂其明、張桂梅8位“七一勳章”獲得者的真情故事,他們來自鄉村、邊疆、企業、學校、機關單位等,他們是敬業奉獻模範、時代楷模、戰鬥英雄、最美奮鬥者、當代愚公、助人爲樂模範、終生成就電影藝術家、感動中國年度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以對黨忠誠、一心愛國、無私奉獻、不畏艱辛、喫苦耐勞的精神品質,以堅韌執着、實幹拼搏的實際行動,詮釋共產黨人崇高精神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三、優秀黨員、最美家庭的家風故事——選擇了公路收費員方秋子、優秀教育工作者周潔、郵政投遞員唐真亞、兒科超聲醫生賈立羣、小麥育種專家茹振鋼5位全國優秀黨員,和“最美新鄉賢”楊其凡家庭、三代火車司機姜福臨家庭、四代鄉村教師胡清汝家庭、環保志願者吳喜達家庭、“清澈的愛只爲中國”姚久穗家庭等5個“全國最美家庭”,一個人、一個家、一分執着、一片熱愛、一心忠誠、一門模範。每一個故事,都是值得國人銘記的模範事蹟;展覽策劃人走訪了故事裏的主人公或其家屬,精心記錄整理他們的如歌歲月、滄桑面孔,他們的容顏日漸老去,他們的初心恆定不變;他們是一面面高揚的旗幟,永不褪色;他們給世界帶來長嘆,帶來溫暖,帶來力量;他們用仰望星空的夢想,和腳踏實地的苦幹,詮釋對祖國的深情, 對家的熱愛,並把這份高尚的品德傳續一代又一代,展現出家風的力量。
與會來賓參觀“家風展”之後,舉行了一場隆重的“家風座談會”。座談會上,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顧秀蓮主任,第九屆十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七屆八屆民建中央副主席朱相遠委員,和健坤慈善基金會喬遷理事長髮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王振耀院長作主旨發言。家庭是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石;重家教、守家訓、正家風是中國社會延綿了幾千年的優良傳統;“傳承好家風,興家強國。”興家與強國緊密相連,每一個家庭都是推進形成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的主戰場和前沿陣地,更是社會前進的主體力量。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領導和專家們希望各界傳家風、育校風、淨社風、樹新風,人人如沐春風;祝願中國人實現個人夢、家庭夢、民族夢、中國夢!
座談會隨後組織了三場“圓桌對話”,第一場主題爲“家風文化—新時代的家風建設”,由北京師範大學社會治理與公共傳播研究中心傅昌波主任主持,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王振耀院長,中山大學原哲學系主任、博士生導師黎紅雷教授,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劉餘莉教授,光明日報出版社鄧永標總編輯,《公益時報》社趙冠軍社長和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宣教專委會黎建副理事長進行思想和精神的對話;第二場主題爲“家風之用—在基業長青”,由中國慈善聯合會常務副祕書長劉佑平主持,健坤慈善基金會喬遷、喬元暉,浙江珍貝集團邱淦青、邱中安,蘭州義順集團張秉慶、張志圓三對企業家父子進行商道與家風的對話;第三場主題爲“家風傳承-創新與踐行”,由中國校園文學主編徐峙主持,兒童文學作家、詩人、《國醫家風》項目主創人羅建華,作家、資深媒體主編、“親子話家”助力官段金希,門頭溝區三家店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田俊曉,海淀區人民政府紫竹院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馬秀麗,石景山區金蘋果社會組織聯盟黨支部書記鄭輝進行傳承與創新的對話;從理論思考到行爲實踐、從理性分析到情感投注、從創業經驗到生活感悟、從文化傳播到制度建設,一方面高屋建瓴,一方面非常接地氣,十八大以來,領導人、國家、單位、企業、學校、家庭、羣團、社會都在行動,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都是推進形成新時代家庭文明、社會文明新風尚的主體力量;深入推動和探討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的路徑與實踐,傳承好家風,興家強國,共同推動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是與會者的共識與願望。
在“家風座談會”開始前,是健坤慈善基金會公益項目發佈及啓動儀式,儀式包括:一、2023年健坤公益項目總體發佈,含健坤慈善基金會策劃項目6個方面、資助項目3個、合作項目1項,“2024年中華家風箴言”日曆一項,公益活動小程序1項,2023健坤青少年精品公益項目3項:“青少年眼健康課題研究”、“青少年公益教育通識課及公益素養調查”、“親子話家—尋根文化祠堂之旅”啓動;二、健坤“家風叢書”精品公益新項目啓動及新書發佈儀式,會上啓動了“家風的力量——《國醫家風》”項目,由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閆永紅教授與國內著名中醫藥科技企業家德泰合康(廣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中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長王威、山東步長製藥集團總裁助理楊棄圓桌對話,對話主題爲“弘揚國醫家風對社會的重要影響與意義”;舉行了“家風的力量——《新儒商家風》”新書發佈儀式,由該項目策劃人中山大學哲學系原主任、博士生導師黎紅雷教授,與書中採寫到的兩組10名儒商企業家進行圓桌對話,對話主題爲“企業家的家國情懷與社會責任”;三、健坤慈善基金會主要公益項目對話訪談,含健坤項目負責人與來自北京三家店小學田俊曉校長對話“親子話家”項目,與北京海淀區紫竹苑街道車道溝社區楊磊、石景山區金蘋果園街道鄭輝、青龍橋街道金樂平、何畔對話“家風入社區”活動,與山東廣播電視臺電視節目製作中心趙瑞對話“聆聽父母一小時”項目,與《中國校園文學》雜誌徐峙、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程芬、首都師範大學附中盧吉增對話“青少年公益夢想計劃”,與“家風的力量——《家風榮光——新時代退役軍人企業家家風故事》”項目策劃執行人尹永剛及書中採寫到的三位退役軍人企業家劉德亮、吳洪霞、劉千洪對話“家風叢書”項目。
健坤慈善基金會“2022健坤優秀青少年公益項目”年度回顧與總結儀式也在本次活動展開。對2022年度參與健坤健坤青少年公益夢想計劃,表現優異的“十佳”中學生(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李佳潤、張清藍、向晉瑤,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袁子朝、尹晗越、劉胤孚,北京市陳經綸中學本部初中柏卿璇、金芳旭、謝伊然、趙汝垚)、3名優秀指導教師(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教師黃園袁,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教師盧吉增,北京市陳經綸中學本部初中教師餘慧)進行表彰;對“2022致中國夢—青少年公益夢想徵文”組織者《中國校園文學》雜誌社徐峙主編,對“2022親子話家—美學育親子•藝術暖家風”優秀參與者中國傳媒大學張俊教授 ,對《中國青少年公益素養調查報告》參與者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助理院長程芬予以表彰;顧秀蓮主任、喬遷理事長、官景輝祕書長、李寶庫副部長、朱相遠委員,以及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陳江旗主任向獲得表彰人員頒發了紀念品,並一同合影留念。
無論是“青少年公益夢想”項目,還是“親子話家——美學育親子•藝術暖家風”活動,都面向青少年、面向親子家庭,健坤慈善基金會希望通過實踐公益活動,培育青少年的公益慈善的意識和理念,培育青少年對社會、對國家、對家庭、對親人的高度責任感,未來加入承擔社會責任的行列中來,肩負起祖國的未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健坤慈善基金會自2016年成立之初就致力於家庭家教家風的建設,至今近6年的時間,已開展了多項家風公益項目。在建設、弘揚和傳播家風項目的過程中以“傳承好家風、興家強國”爲己任。以人物爲榜樣引領、思想引領,弘揚優良家風中蘊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好家故事、講好中國故事,建立文化自信,樹立和創造新時代的優良家風,爲“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提供一些有益的實踐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