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國高校基金會大額捐贈觀察報告在京發佈

2023年5月9日,由明善道發起並編寫的《2022中國高校基金會大額捐贈觀察報告》在京正式發佈,這是明善道繼去年發佈國內首份高等教育領域大額捐贈專題報告之後,在這一領域發佈的第二份報告。該報告基於高校基金會年報等公開披露信息,統計到2021年國內高校基金會接收了254筆金額大於等於1000萬元人民幣的大額捐贈,大額捐贈筆數較2020年增加41%,並刷新2015年以來的最高值,其中,188筆爲新發起的大額捐贈項目,亦爲7年來新高,大額捐贈到賬總額達86.04億元,保持穩健成長態勢。同時發佈的2022“青雲壯志榜——對中國高等教育最有承諾的大額捐贈人榜”顯示2021年度有17位新入榜者,增長迅猛,湘江公益基金會、邵根夥和泰康人壽首次進入了榜單第二梯隊。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參與活動並致辭,他說:“在整體社會慈善資源增速收窄的背景下,捐贈人對於高等教育的關注與投入依然高漲。這彰顯了捐贈人濃厚的家國情懷,他們的慷慨捐贈是爲高等教育強國建設添‘翼’,爲社會發展帶來生機和活力,很值得珍視與重視。這份報告不僅填補了我國公益研究的一項空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相信報告的許多有價值的發現,將會對高校大額捐贈專業化發展和高校基金會建設產生良好的促進。”

明善道總裁趙坤寧作爲主辦方代表做了正式的報告和榜單發佈。報告顯示,捐贈人方面,企業和企業家依舊是高校大額捐贈的絕對主體,2021年80%的大額項目均由其捐贈,而其中超過一半由民營企業或其基金會捐贈。在企業和企業家捐贈的項目中,過去7年由上市公司或其負責人出資的數量逐年上升,2021年佔比已達39%。連續對比來看,2015以來由上市公司或其負責人的捐贈出資的捐贈項目數呈上升趨勢,其2021年的數量已是2015年的2.4倍。此外,股票捐贈亦呈後起之勢,已佔到2021年新發起大額項目協議捐贈總額的18%。另,2021年統計到來自校友的大額捐贈筆數在總筆數中接近40%,校友捐贈在高校大額捐贈中的比例大幅提高,是該年度的一大特色。

報告發現,2015至2021年共有約90所國內高校基金會接收過大額捐贈,其中19所爲年均接收至少一筆大額捐贈的頻繁接收方,高校基金會已成爲國內社會捐贈最大承接方,值得深入觀察。本年報告首次發起針對高校基金會的問卷調研,從12個指標評價高校基金會籌資工作的完善程度。調研發現高校基金會對大額捐贈人的回饋日益豐富,超過60%的受訪高校基金會建立了捐贈人俱樂部,並邀請捐贈人進入學校或基金會的治理體系。同時顯示高校基金會普遍認識到校友工作對於大額籌資的重要性,但亦表示其校友工作有較大的改善空間,亟待提升。另,報告從公開披露的信息來看,高校基金會大額捐贈在項目管理的規範性和信息披露現狀均不容樂觀,在2021年接收的大額捐贈中,僅有4%設立了專項基金,10%接受了專項審計,5%在基金會年報、學校或基金會網站以及專題網頁上均做出披露。

由明善道首倡並作爲報告重要組成部分的,2022“青雲壯志榜——對中國高等教育最有承諾的大額捐贈人榜”有17位爲新增入榜者(在2015至2021年間發起至少2個高校大額捐贈項目的捐贈人),增長迅猛,總上榜人數達66位,其中面向高校發起2-4個大額捐贈項目的上榜人佔比超過92%。目前,該榜單的第一梯隊(發起10個及以上大額捐贈項目)維持不變,由國強公益基金會和唐立新並列榜首,愛爾眼科發起的湘江公益基金會、邵根夥,以及泰康人壽則首次進入了第二梯隊(發起5-9個大額捐贈項目)。

今年報告的另一個亮點呈現了5所海內外公立名校的大額捐贈案例,並訪談了高校大額捐贈人、高校籌資負責人,以及多位捐贈管理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展現了良好的國際視野。他們從大額捐贈人與高校基金會的協同,高校基金會的捐贈人蔘與及鳴謝的策略、校友工作與籌資的結合、項目管理與捐贈人服務,以及大額捐贈項目的資金管理、法律風險管控等角度,爲捐贈人和高校基金會提出了建議。

作爲本年度報告學術支持單位的代表,浙江工商大學英賢慈善學院副院長周俊對報告做了點評,她說:“報告爲了解我國高校2021年大額捐贈情況、國內外高校大額捐贈優秀案例和我國高校基金會管理現狀提供了豐富的一手素材,爲高校拓寬籌資渠道,積極吸引社會捐贈,擴大社會合作,健全社會支持長效機制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啓示。”

瑞士百達財富管理慈善事業服務主管高懿行說:“我們很高興爲這一重要報告提供支持。兩百多年來,瑞士百達致力於幫助私人客戶及其家族管理和傳承財富。慈善事業是其中一種最強大和有意義的方式,可以連接和傳承跨越世代的共同家族價值觀。在我們與衆多慈善基金會包括高校基金會的合作中,我們發現慈善家正採取更具戰略意義的方式開展其慈善工作,且慈善事業越來越公開。此外,慈善資本管理的關注不斷增加,因爲慈善家愈發意識到,通過將投資資本與慈善資本相結合,他們能夠更大程度地實現其目標。”

發佈會還邀請了雲鋒基金合夥人朱藝愷、黃春華基金會總裁毛維寧、新加坡管理大學發展事務處高級協理處長葉子瑜、瑞士百達財富管理亞洲慈善事業服務部主管高懿行、崑山杜克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馮騁、中倫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季亨卡、湖南大學教育基金會祕書長鄧利華,分別就“項目管理如何助力大額捐贈實現影響力?”、“如何看待大額捐贈人在校友捐贈文化建設中的角色?”兩個話題展開討論。各方均同意,大額捐贈管理與校友文化建設對社會力量助力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大額捐贈人、高校基金會和專業服務方在這些方面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關於發佈報告的初心和規劃,報告主編、明善道總裁趙坤寧說:“目前可以看到高等教育成爲大額捐贈的主要流向,且持續攀高,今後還將延續這一態勢。高校大額捐贈領域在國內剛剛興起,亟需持續的觀察、分析和優秀經驗的總結。同時我們認爲社會助力大學發展的黃金年代已來,持續擁有衆多大額捐贈人的關注,是高校基金會和高等教育事業的寶貴機遇。希望這份新生的報告能爲大額捐贈人和高校基金會提供更有價值的參考,助力中國高等教育在社會力量的支持下越辦越好,也爲實現共同富裕盡一份力。”發佈會現場,明善道提出將在持續發佈該報告以外,通過爲高校基金會和大額捐贈人提供培訓、諮詢等服務,更好實現這一目標。

據悉,本次報告發布活動得到了瑞士百達集團和崑山杜克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的特別支持,並同步進行網上直播,獲得超過42萬的網友在線圍觀。報告發起方透露即將啓動2023年度該主題報告的編寫,以期更快速、深入反映國內高校大額捐贈的最新實踐。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