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持續深化社區協同治理,進一步調動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營造和諧的鄰里關係,2023年5月20日,五路居社區以社區鄰里節爲契機,以“五社聯動”爲載體,以“五支社區志願組織”爲抓手,開展了“5+5”模式下的社區鄰里節活動。本次“鄰里節”現場分爲文藝表演、社區祝福、非遺體驗、便民服務、貞心鄰里等5個模塊。參與人員包括社區居民、社工、社會組織、社區居民志願者、轄區高校學生志願者、醫院、律所、商戶等慈善資源。
文藝匯演
本次活動在文藝匯演中拉開序幕,五支志願小分隊經過前期的選拔、排練,憑藉社區爲大家搭建的展示自我的舞臺,爲大家呈現了精彩紛絕倫的文藝節目。豐富精神文化的同時,更展現了社區居民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增進了鄰里關係。同時以鄰里節爲契機,吸引更多的新鮮血液加入五支小分隊,在服務社區的同時,提升居民的歸屬感、認同感和榮譽感。
社區祝福
“您好,這邊可以寫下對社區的祝福……”,在志願者的引導下,社區居民紛紛在活動主背景板下以視頻記錄的方式表達對社區、對鄰里、對家人的祝福。還有很多對繪畫感興趣的居民以“我心中的的社區”爲主題,在對五路居社區美好現實生活刻畫的基礎之上,繪製理想中的社區模樣,對社區的進一步發展許下憧憬。
非遺體驗
“奶奶,這個東西是什麼呀,好漂亮……”,一個小女孩指着非遺傳承人手中的龍鳳字充滿好奇。本次非遺體驗模塊除了設立龍鳳字之外,還設立了手工老北京燈籠、糖人等多個非遺攤位,讓社區居民全方位、近距離、多視角、深層次地體驗非遺之魅力。積極引導居民在擁抱新時代的同時,依舊保持傳統定力,營造出濃厚的非遺文化氛圍,不斷提升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
便民服務
在活動前夕,社會工作者充分發揮了資源鏈接者的作用,鏈接了醫院、律所、商戶等多家社會慈善資源,通過鄰里節這一平臺爲社區居民開展愛心義診、法律知識現場解答、便民集市等活動。社會慈善資源深受社區居民,尤其是老年羣體歡迎的同時,也激發着社區居民投身慈善的積極性,實現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最大效度發揮,從而實現整體社會效益最大化。
貞心鄰里
我國有句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強調鄰里關係的重要性。值此鄰里佳節之際,社區大力弘揚睦鄰友好之風,在鄰里節現場爲居民提供推薦鄰里模範的機會和平臺,寫下居民認可的好鄰居,發揚鄰里互助之風,爭當“貞心好鄰居”。
最後,活動在社區居民們的朋友圈中拉下帷幕,本次鄰里節是五路居社區居民自己的節日,大家能夠親自參與、體驗,同時也能夠建立其樂融融的社區氛圍,有利於鄰里之間的相識、相知、相助。對於傳遞人與人之間的真善美、弘揚社會的正能量、打造和睦友愛的鄰里新風尚都有着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