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她未來——乳腺癌醫患故事實錄”系列(九)超越疾病,做彼此的“英雄”

43歲被確診爲乳腺癌,當癌症、婚變與失業一起襲來,應該如何應對?

成都人王莉(化名)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她的臉上,看不到失落、悲慼和哀怨,有的是堅強和樂觀。她的主治醫生、四川省人民醫院乳腺科主任羅靜教授給她的評價是,“最勇敢的女英雄”。

王莉的病情並不少見,但在確診乳腺癌,經過愛情、事業、生活等一系列碰撞選擇後,最終“破繭成蝶”,伴隨逐漸康復的身體,還重新收穫了一份真摯的感情,這個過程令人感動。

生病三年間,王莉人生中很多重要的決定,都有羅靜主任的參與。每當站在人生重要的“岔路口”需要抉擇時,她都會徵詢羅靜的意見;而羅靜偶爾也會在午休時抽出20分鐘,和王莉一起喫盒飯談心,進行心靈“馬殺雞”。王莉說,她和羅靜主任已經超越了普通的醫患關係,成了朋友。

這種“革命友誼”並不多見,卻也爲醫患關係提供了一種可能性和範本。在看病、問診之外,醫患也可以這樣攜手抗癌、共度艱難時刻。

從困惑到信任,一段特殊的“革命友誼”

發現得病的2020年,王莉43歲。確診後,她選擇了四川省人民醫院進行治療。

羅靜主任形容王莉是“打不死的小強”,她發現,這位病人極爲堅強,性格隨和活潑,經常找她聊天。一來二去,兩人建立起了“革命友誼”。

王莉的治療過程充滿曲折。她的腫瘤屬於局部晚期,需要先進行新輔助治療使腫瘤降期,以滿足手術條件。雖然6次新輔助治療讓腫塊消失了,但因爲初診時腫塊已經接近5公分,王莉不確定是否還具備保乳的條件,“當時自己想的是可能要全切,但羅美很有信心,說可以保乳。”羅靜主任被王莉和病友們親切地稱作“羅美”,“她的一句話、一個表情都能讓患者放鬆下來。”

術後病理顯示,經過新輔助治療後,還有兩個腋窩淋巴結存在轉移,因此還需要進行強化輔助治療。時至今日,羅靜主任仍能回憶起當時那個畫面——夕陽西下,兩人坐在王莉靠窗的病牀邊,聊了很久,“我向她一點一點地解釋爲什麼要做強化輔助”。

羅靜主任記得,王莉的眼神從最初的困惑不解,到後來的釋然、信任,“她告訴我,無論如何她都會堅持下去。”

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幸好有你

慢慢建立起信任後,王莉和羅靜主任之間不再是簡單地解決疾病問題,朋友的情誼隨之在兩人心間慢慢滋長。

生病前,王莉是家裏的經濟支柱,家裏的大小事都是她操持、拿主意。結婚這些年來,前夫長期沒有工作,還沉溺於賭博。王莉從小在缺愛的家庭中長大,對婚姻和家庭有一種強烈的需求,因此屢屢選擇了寬容。

從確診到治療,王莉從沒流過一滴眼淚。唯一的焦慮是父母年事已高,自己還未盡孝,“我沒有兄弟姐妹,也沒有孩子。倘若我真的走了,他們沒了精神寄託,該怎麼繼續生活下去?”

王莉沒想到,“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的場景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確診乳腺癌後不久,她發現前夫出軌。乳腺癌術後治療相當磨人,王莉在醫院和家之間來回奔波,本來身體就喫不消,再加上精神上的摧殘,王莉心力憔悴。

“我得來找你這個朋友傾訴一下。” 她趁着羅靜主任午休的時間找到她,向她傾訴生活中的失望和彷徨。

對於要不要離婚,王莉內心其實已有答案,但畢竟是重要的人生抉擇,她尚有一些猶疑。聽完王莉的傾訴,羅靜主任站在朋友而不僅是醫生的立場上,對她進行了勸解——壓力過大和負面情緒,非常不利於身體康復。

王莉和現任丈夫相識多年,兩人都離了婚,聽說王莉生病,他專門從東北飛到成都,“現在你獨自一人生活,無論如何我都得來照顧你。”

離婚後選擇再婚,顧慮更多、思考也更多。再婚不僅是兩個人的事,還牽扯到兩個家庭之間的相處和其他方方面面。邁出再婚這一步時,王莉又一次找到羅靜主任,兩人促膝長談。

對於王莉的病情,羅靜主任始終保持樂觀,未來的人生之路還很長,“你都生病了,他願意跟你共度難關,你爲什麼不任性一下?現在最主要的是讓自己開心,他能帶着你開心,在關鍵時刻出現在你身邊,爲什麼不能跟他重建家庭呢?”

與你一起,傳遞更多美好

“兩歲了,生日快樂!新婚快樂!”2023年3月8日,羅靜主任將一段視頻上傳到了抖音上。

這一天,是王莉手術兩週年的日子,她給羅靜主任送去了一束花,卡片上寫着“感恩遇見,感謝有你”。羅靜還收到了一份巧克力伴手禮,因爲這一天,也是王莉新婚領證的日子。兩年來,她在多少個日夜裏崩潰,所幸這些艱辛坎坷都成了生命的淬鍊。在這場遍佈荊棘的抗癌路上,終於又有人陪伴在旁。

離開診室前,王莉70多歲的母親向羅靜主任深深鞠了一躬。羅靜起身回鞠一躬。她說,感謝患者的信任,“不僅是治療方面,還有生活上的信任。”

在社交平臺上,羅靜主任的視頻風趣又充滿乾貨,還不時分享一些與患者之間的溫暖故事。她坦言,錄製視頻源於“被迫營業”,但“被迫營業”也讓她嚐到了甜頭。視頻下面經常會有很多粉絲和患者留言,通過這些留言,羅靜主任發現,原來普通大衆對乳腺健康知識如此關注,對乳腺的認識有這麼大的偏差,原來大家對打破“刻板印象”的醫生接受度這麼高。

這些短視頻真實地記錄了一個外科醫生面臨的困惑,科普也給患者帶來了獲益。“短視頻讓我收穫了很多,不爲名和利,更多的是內心的滿足和成就感。”羅靜主任說。

在很多視頻中,羅靜主任都會鼓勵患者在手術後迴歸生活,用無限的愛意去感受生活裏的點滴美好,“得了乳腺癌不代表世界末日,也不代表着告別家庭、告別社會,我們遲早會重新回到社會的懷抱。”

前陣子,一位56歲的公司高管被診斷爲乳腺癌,羅靜主任鼓勵她在每個療程的化療後身體恢復不錯的時候抽半天回去工作。羅靜說,只有逐漸迴歸社會,才能更好的跳脫出病人這個角色,正常心地面對疾病。

生病前,王莉是一家廣告公司的主管。她不想成爲公司的累贅,確診後選擇了主動辭職。如今身體恢復得不錯,她不敢天天在家悶着,生怕自己和社會脫節。老公原來在東北開掛車,兩人合計後買了一輛私家車,輪流當起了網約車司機。

閒暇之餘,王莉經常在病友羣裏分享自己的抗癌經歷,寬撫那些焦慮的新病友。在經歷了患病、離婚、失業等一系列人生重創後,她終於帶着親人和朋友們的愛重生了。她說,還想和醫生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項目,爲更多人傳遞美好。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