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2023中國文商旅品牌大會(首屆)”於在廣州啓幕。本次盛會由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指導,中國廣告協會主辦,攜旅集團承辦。大會齊聚各界人士,從整個行業共同發展的層面探討以“商”爲徑,以“品”爲擎的新路徑、新模式,通過新場景、新渠道、新媒體、新消費“四新融合”,打造文商旅的產業化、品牌化、平臺化、商業化的新生態。
中國廣告協會會長張國華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今年以來旅遊呈井噴式的爆發,但與此同時背後也存在隱憂,即文旅產業的供給不足、品牌力不足和傳播力不足。他指出:“首屆中國文商旅品牌大會,就是探討在文和旅之間加入‘商’的鏈接,挖掘更有價值的文旅場景,創造更優質的消費者體驗,構建更開放的產業生態,從而打造出更有價值的文旅品牌。”
張國華認爲,隨着線上紅利消失與傳播“粉末化”時代的到來,各大行業品牌開始轉向傳播形式多元的線下場景。在大會上,央視市場研究總經理趙梅發佈了《2023年商旅場景營銷價值白皮書》,首次提出酒店場景營銷價值將成爲文旅品牌營銷的新趨勢。
“酒店是商旅人羣深入瞭解在地城市、人文、歷史以及自然風貌特色的一線窗口,也是地方文商旅產品打造品牌的最佳場景之一。可以預見,‘得酒旅場景營銷陣地者,得文旅心智’的時代已經到來。”酒旅產業生態運營服務商攜旅集團董事長唐健銘在主旨演講《文商旅品牌高質量融合 發展的踐行之路》中表示。
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副理事長高峯在致辭中表示:“作爲中華文化的創新體驗平臺,‘鄉村振興·城市走廊’能夠把非遺和中華文化創新性地融入旅遊新場景,讓非遺文化精粹與傳統技藝 瑰寶在文旅融合大勢中得到傳承、傳播,提升商旅人羣的在地體驗。”
據瞭解,“鄉村振興·城市走廊”是由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華文傳承專項基金,與各地品牌建設促進會、攜旅集團聯合建設。該項目將持續在全國篩選文化遺產分佈密集區域,進行本土文化品牌及非遺衍生品品牌的矩陣孵化和賦能、以及文化遺產數字信息和內容平臺建設,推動非遺活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並以手藝人培訓與創業幫扶賦能鄉村振興,助力中國鄉村文旅品牌長期、穩定、繁榮發展。目前,“鄉村振興·城市走廊”首站已於5月在貴州省落地,未來,將通過拓寬產品品類、系統化陳,列、增值場景和豐富體驗,把全國各地的地標產品、老字號、非遺文化產品精準傳遞給商旅客人。
大會上,針對我國文旅品牌打造面臨的“缺乏資金、營銷薄弱、交易分散、缺乏渠道、缺少人才”的挑戰,各界人士紛紛出謀劃策。通過對“四新”融合發展模式的推演,本次會議爲行業提供了一整套解決方案,即“12366”踐行戰略。分別爲:以“場景攔截和消費觸達”爲核心,建設1個文商旅創新業態;形成線上服務平臺+城市IP孵化平臺“2輪驅動”;重塑商戶、客戶、用戶“3者關係”;提供“品牌、渠道、用戶、流量、工具、資本”6個營銷工具;部署“產業發展基金、產業集羣服務中心、產業博覽交易中心、產業學院、產業峯會、產業垂直渠道”6個落地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