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又到一年六一時,在第73個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器官移植中心攜手兒科腎臟風溼病中心成功舉辦了“移路童行,向新出發”的六一慶祝會、科普系列講座等主題日活動,爲小朋友們送去了節日禮物與祝福。活動現場孩子們的笑容與活力,家長們的堅守與付出,讓我們備受感動,深受鼓舞。我們也希望通過此類活動,提高社會對兒童器官移植的關注度,讓更多的人瞭解兒童器官移植的重要性,跟我們一同加入到守護兒童移植患者健康、快樂、安全成長的隊伍中來。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新“腎”、新“肝”寶貝們在挑戰疾病的同時,也能享受到童年的樂趣和快樂。
活動伊始,器官移植中心主任何曉順教授、腎移植專科主任王長希教授、器官移植中心教職工黨支部書記王東平教授先後爲活動致辭。他們表示:“相信在“兒童供體器官優先分配給兒童”的國家政策支持下,全國各地更多需要移植的兒童一定能夠獲得更加及時、高水平、生命全週期的移植醫療服務。而我們中山一院器官移植團隊也會繼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以更加卓越的技術爲更多的兒童器官移植患者帶來重生,爲更多家庭點燃希望。
我們也很榮幸邀請到了一直與我們共同關愛守護孩子們健康成長的兒科主任、小兒腎臟風溼病中心主任蔣小云教授,蔣小云主任帶領小兒腎臟病團隊參加了活動並致辭,爲腎移植小戰士的堅強勇敢點贊、爲家長的信任與配合點贊、爲我們兒童器官移植團隊的工作點贊!
在慶祝活動當天,剛好是我們一名3歲的新“腎”寶貝的生日,我們也藉此機會一起爲這位新“腎”寶貝舉行了生日派對。疾病並不能剝奪他們享受童年的權利,我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爲這些小患者們帶來一些溫暖和快樂。
接下來醫護人員與現場的新“腎”、新“肝”寶貝們一同切蛋糕慶祝快樂節日。
隨即開始節目表演。手持魔術杖的魔術師、臉帶面具的可愛小丑出現在小觀衆們的視線中。他們神祕莫測的笑容激起了孩子們對未知的好奇和期待。這場魔術和小丑表演讓每一位小觀衆都流連忘返。他們忘記了病痛,忘記了困擾,完全沉浸在了魔術的神奇和美妙之中。這個六一兒童節,他們看到了神奇,看到了可能,也看到了對未來無限的想象和期待。
除了歡慶節日,活動也不忘科普教育。我們爲在場的家長們舉辦了主題分別爲“兒童腎移植排斥與感染”、“圍手術期管理與用藥注意事項”的精彩講座。在場的專家教授們詳細向家長們普及了器官移植的相關知識,解答了大家的疑問。當天晚上舉辦了第二場線上科普直播講座,圍繞發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以及青少年心理保健等三個重要專題授課,併爲患兒家長們答疑解惑,逾千人次在線觀看,獲得良好反響。
兒童器官移植涉及醫療技術、倫理、社會等多方面的諸多問題,需要我們全社會共同關注和研究,才能患兒們提供最好的幫助。通過這次活動,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器官移植中心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瞭解兒童器官移植的重要性,引起社會更多的關注和支持。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器官移植中心是華南地區最大的移植中心,是國家衛健委臨牀重點專科、全國移植示範中心、廣東省肝移植和腎移植醫師培訓基地。我院自1990年開展兒童腎移植,已有33年技術積累和沉澱,迄今共實施500餘例。特別是近些年來更取得快速發展,每年實施兒童腎移植近百例,受者最小年齡8個月、體重5Kg,是華南地區最小的“新腎寶貝”;5歲及以下70例,6-10歲144例;成功實施多例兒童肝腎聯合移植(其中包括華南地區年齡最小的3歲受者)、腎移植聯合迴腸膀胱術等高難度器官移植,移植例數和療效在國內外均名列前茅。
中山一院兒童腎臟風溼病專科以華南地區慢性腎臟病全病程一體化管理爲亮點工程,致力推廣和實施兒童先天性、遺傳性腎臟病早期篩查、慢性腎臟病早防早治、終末期腎臟病腎臟替代治療以及移植後管理的一體化體系,尤其是聯合器官移植科、病理科、影像科、小兒外科以及營養科等多學科的兒童慢性腎臟病MDT團隊,對疑難和危重腎臟疾病及腎移植術前術後的管理形成獨特的醫療優勢,每年收治疑難、危重腎臟病風溼病患兒1400多例,技術水平達國內先進並與國際接軌。
器官移植中心將繼續保持初心,在兒科及諸多友科的大力支持下,與病患家屬一起攜手並進,“移”路“童”行。以患兒爲中心,從術前系統評估、圍手術期管理和術後隨訪管理及內外科併發症處理等方面,多學科齊心合作,凝聚各專業優勢資源,各自發揮專業優勢,爲器官移植患兒提供高水平的醫療服務,爲病患孩子保駕護航,讓他們對生活燃起新的希望,向新出發,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