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咿呀學語到蹣跚學步,再到上學……孩子一步步長大,需要家庭給予的支持也在變化。父母應伴隨孩子一起成長,讓家庭成爲孩子不斷前行的動力之源。

但有些父母忽略了這一點,或者因爲種種原因無法陪伴孩子。尤其是一些困境家庭兒童,面臨學習環境欠缺、教育資源有限和家庭教育缺失等問題,這些家庭狀態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嚴重影響。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第一所學校。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近年來,家庭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對於如何幫助困境家庭兒童成長,社會各界也在積極行動。

給孩子更好生活空間

牆壁發黑,房間沒有明確的功能分區,孩子沒有自己的書桌,平時喫飯的小矮桌飯後擦一擦就成了書桌。

這是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的志願者初次在雲南探訪鼕鼕(化名)家時留下的印象。由於父母外出務工,鼕鼕成爲留守兒童,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

對鼕鼕的幫助從改造房間開始。志願者爲鼕鼕家粉刷牆壁,組裝傢俱,添置了兒童牀、兩門衣櫃、兒童書桌、兒童書架等,幾天下來,房間大變樣,鼕鼕特別興奮。有了自己的新房間後,鼕鼕學會了疊被子、打掃衛生,書桌上的文具每次都擺得整整齊齊,學習也更認真了。

鼕鼕家的改造受益於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發起的“家庭成長計劃”,這個家庭公益服務項目爲困境家庭提供綜合幫扶,包括打造專屬學習生活空間、提供陪伴服務、賦能兒童及家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等。

自2019年來開展以來,“家庭成長計劃”公益項目已爲超過2000戶家庭實施項目標準服務。通過項目實施,兒童成長的家庭環境發生積極改變,兒童居住空間的隱私性、舒適性、安全性問題得到改善。問卷調查顯示,兒童對項目的滿意度爲98.72%,100%的兒童喜歡改造後的房間。

家庭環境的改變對兒童的成長意義深遠。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會會長蔣永萍表示,環境的改造對於改變困境家庭孩子的心情是有益的,可以讓他們更專心地學習,也對未來多了一份期望,還可以幫助孩子養成乾淨整潔的習慣,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深度陪伴暖童心

對於困境兒童來說,家庭生活空間改造是一種“硬件”幫扶,給了他們一個夢想開始的地方。陪伴、家庭教育指導等則是“軟件”幫扶,爲他們的夢想添上愛的動力。

“家庭成長計劃”爲困境兒童提供每月一次的入戶陪伴,陪伴服務從健康、教育、社交、心理等教育關鍵維度開展,同時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

項目還組織開展親子集體活動和鄉村家長課堂,更新鄉村家長的家庭教育觀念,提升鄉村家庭教育水平,重塑和諧親子關係。

山東的諾諾便是在“家庭成長計劃”陪伴下,順利渡過了青春期危機。志願者們第一次到諾諾家時看到,媽媽一直抱怨,女兒諾諾則站在一旁一言不發。他們瞭解到,諾諾在外懦弱,在家執拗,學習成績越來越差,讓媽媽頭疼不已。她的爸爸幾年前因病去世,媽媽一個人同時打幾份工,勉強維持生活。

長期的勞碌讓媽媽越來越焦躁,經常數落孩子:“你都多大了,怎麼連個面也和不好?”“我辛辛苦苦供你讀書,你考的這是個啥?”諾諾變得越來越沉默,寧願跟家裏的花花草草聊天,也不願意跟媽媽說話。

爲了緩解諾諾家緊張的母女關係,志願者們決定從改變媽媽開始,慢慢打開諾諾的心門。他們鼓勵諾諾媽媽引導女兒表達內心的想法,如喜歡什麼樣的衣服款式、想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只要諾諾肯說出來,別急着否定;諾諾學習上遇到了困難,志願者也會陪媽媽一起耐心解決……

在志願者長時間幫助下,諾諾媽媽學會了傾聽和溝通,諾諾也變得越來越開朗自信,成績開始好轉。

“以前看到別的母女拉着手、有說有笑我特別羨慕,多虧你們的幫助,現在諾諾什麼都肯跟我說,也會說愛我,真是太幸福了。”諾諾媽媽非常感激志願者,更積極地向他們“取經”,還自學了很多育兒知識。

“家庭成長計劃”項目執行過程中,專業的志願者隊伍發揮着重要作用。“家庭成長計劃”重視培養本地家庭教育服務力量。在山東日照莒縣,項目落地後面向社會招募具有社工、心理學、教育學知識的志願者40多名,並根據他們的特長,兩人一組和受助家庭結成幫扶對子。莒縣婦聯還在當地孵化成立了陽光護花兒童關愛志願者協會。

項目編寫了家庭教育指導實操手冊,並定期對志願者進行家庭教育培訓,還對婦聯基層執委、兒童主任等進行能力建設,提升他們服務困境兒童和家庭的能力。

對於事實無人撫養困境兒童,“家庭成長計劃”發起愛暖童心公益行動,根據困境兒童及其家庭的實際需求,以村/社區爲單位,建立一支困境兒童關愛隊伍,爲困境兒童提供生活幫助、心理關愛、安全保護等服務,爲困境兒童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親子“悅”讀助成長

書籍是一個家庭的精神糧食。一個崇尚親子共讀的家庭,一定是充滿希望、和諧融洽的家庭。

“只要有片刻閒暇,我就會情不自禁隨手拿上一本書,讀幾頁,看幾段,這已經成爲習慣,也直接影響到了我的兒子。只要做完功課,他就會捧起一本書,靜靜閱讀,完全忘記了時間。”這是“全國最美家庭”獲得者劉軍梅的經驗分享。

今年4月份,“家庭成長計劃”啓動親子“悅”讀公益行動,將面向廣大家庭組織開展好書誦讀、讀書沙龍、分享展示等親子閱讀活動,發放親子閱讀書包,培育開展親子閱讀指導的領讀者隊伍等,引導家長重視親子閱讀,提高閱讀指導能力,幫助兒童從小養成閱讀習慣,涵育家庭閱讀風尚。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 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意味着家庭教育從“家事”上升爲“國事”。

這部家庭教育的專門法律明確家庭教育的內容及實施方法,也爲社會組織開展公益性質的教育服務活動提供了遵循。“家庭成長計劃”項目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項目的實施,助力提高家長家庭教育指導能力,建設和諧的家庭關係,同時推動家校社協同育人,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民生週刊》記者 羅燕)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