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大山深處,他們用“三牛”精神煥新三合界村

“我們的隊伍裏有喫苦耐勞的‘老黃牛’,有服務村民的‘孺子牛’,還有攻堅克難的‘拓荒牛’。”

這就是湖南中煙駐三合界村鄉村振興工作隊所秉承的“三牛”精神。從駐村之日起,他們便深深紮根在湘鄂邊界的山林間,僅用兩年時間就讓三合界村煥然一新。

清晨,迎着朝陽從龍潭坪鎮出發,沿着省道S246蜿蜒而上,行過十幾公里曲折迴轉的山路,隨着道路兩旁的樹木愈加蒼翠,在鮮紅黨旗下刻有“三合界村”的石碑映入眼簾,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

願做“老黃牛”,用埋頭苦幹攻克“不可能”的任務

什麼是“老黃牛”?便是那勤勤懇懇、埋頭苦幹之人。

深入三合界村,便可發現,一條通往湘鄂交界的芙蓉王路,連接了三合界村與湖北境內的梅坪村。“過去村裏沒有一條像樣的路,現在隔壁村的人晚飯後都到芙蓉王路來散步,都很羨慕我們村。”村民文際忠的自豪之情溢於言表。很難想象眼前這條可兩車並行的硬化水泥路,兩年前還是一條“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的鄉間土路。

芙蓉王路的建成,僅僅是工作隊優化村內基礎設施打響的“第一槍”。駐村之初規劃的“6大工程,33個項目”曾飽受質疑,幾乎沒有人相信他們能在兩年任期內完成這項艱鉅的任務。然而,湖南中煙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仲銘,堅持將黨建引領作爲鄉村振興工作的強大引擎,充分發揮黨組織核心作用,以此加強駐村隊伍建設,用超乎常人的耐力攻克這“不可能”的任務。

從入駐三合界村起,仲銘便帶領着全隊開始馬不停蹄地追趕項目進度,形成了“727”工作制,“早上七點開工,夜裏兩點收工,一週七天無休”已是工作常態。工作隊秉承着不怕苦、不嫌累的“老黃牛”精神,短短兩年時間,在三合界村先後完成了水源擴充、“紅色”景點打造、4G和5G基站新建等工程項目;正在建設中的和天下路、產業園區等項目,也將在2023年內全部將完工。

兩年間,工作隊隊員爲了工程能如期完成,絲毫不敢懈怠。譚傑曾因連日勞累摔倒在工地,腦後縫了十幾針,與死神擦肩而過;年近花甲的尤仕平由於長期奔走於工地間,積勞成疾,患上嚴重的慢性關節炎……此刻,隊員們只是輕描淡寫地講述着過往的傷病經歷,而當時的箇中滋味卻只有他們自己清楚。

好在,此間辛勞終見成效,曾經的質疑聲,如今也變成了一聲聲讚美和感謝,這便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

甘爲“孺子牛”,以真心真情化解村民顧慮

什麼是“孺子牛”?便是那甘願爲人民服務、無私奉獻之人。

在今天,只要走進三合界村,沿着芙蓉王路探訪道旁居民,聽到的皆是對於工作隊的認可和誇讚。然而,在開工伊始,來自村民的反對卻曾是項目施工的一大阻力。

“我家沒有車,不需要水泥路,修路和我有什麼關係?”這是面臨修路佔田佔地問題時,村民最普遍的疑問。他們對於自有土地的執拗與對新事物的排斥,成了工作隊需要紓解的一大難題。

一邊是緊張的工期,一邊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仲銘沒有忘記投身鄉村振興的初衷,是爲了實現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他提出要與村民“共飲茶杯,拉近關係;同坐板凳,拉拉家常”,並數次帶頭進入村民家中做工作。

“他們就像我的‘兒子’一樣!”這樸實的語言,是村民內心的真情流露。

對於村民需求,仲銘想盡一切辦法滿足。村民曾賢英提出,修芙蓉王路前要爲自家田間修一條路。可沒有多餘的資金怎麼辦?仲銘二話不說,拿着鋤頭鐵鍬,帶領全隊爲曾賢英家挖出了一條路。工作隊的誠意,村民們看在眼裏,記在心中,所有矛盾迎刃而解。

駐村期間,仲銘帶着妻子和女兒與村民共度春節,年輕的“90後”隊員肖文彰在村中舉辦了自己“特殊”的婚禮……工作隊這份積極融入鄉村生活的熱忱,把自己當作三合界村的“兒子”的“孺子牛”精神,打動了村民,來自他們的阻力就此化解。

同時,作爲駐村第一書記,仲銘積極與村黨支部共建基層黨組織,吸收發展年輕黨員和產業帶頭人黨員,共推薦發展對象5名,開展基層黨組織活動28次。在基層黨建的引導下,在工作隊的影響下,村民從反對到配合,到主動建言獻策,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爭做“拓荒牛”,拿產業夯實三合界村發展之路

什麼是“拓荒牛”?便是那知難而上、尋創新發展之人。

雖然三合界村在2019年就完成了整體脫貧,但時至2021年工作隊到村中調研,全村仍然面臨着諸多發展困境,存在返貧的危機。由於產業基礎弱、村集體經濟弱,青壯年紛紛選擇外出務工。

做鄉村振興工作,最難的是爲村中謀求可持續發展產業。而仲銘卻說“我們要做難而正確的事”,於是工作隊不斷探索,以“拓荒牛”精神,爲三合界村開闢出了一條清晰的產業發展之路。

工作隊一方面以黨建引領產業發展,以企帶村重整原有的菸葉、茶葉、糉葉等產業;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堰埡整編”珍貴紅色文化資源,打造了九龍洞、紅軍樹等紅色研學基地和旅遊景點,輻射帶動村內“溶洞藏酒”“溶洞蘑菇”等產業融合發展。

“我時常都在擔心項目完不成,甚至有一次夢到九龍洞項目被其他企業搶走。”站在九龍洞的黨旗下,工作隊隊員錢華這樣感慨道。而就在2023年春節,九龍洞景區建設基本完工,並吸引了超過2萬人次遊客,在三合界村掀起了一波前所未有的紅色旅遊“浪潮”。

隨着各個產業項目的建成,三合界村逐漸走出了一條因地制宜的致富路,吸引了外出務工者回鄉創業。人多了,村裏又熱鬧起來,這座遠在深山裏的小村再次煥發出生機和活力。

當霞光褪去,夜幕降臨,芙蓉王路上明亮的路燈在山間連成一片獨有的星河,載着鄉村振興工作隊對於三合界村的切切真情,流淌在田間地頭,流淌進三合界村民的心中,爲這一幅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再增添一抹亮色。

“魅力三合界,幸福三合人”,煥然一新的三合界村,正以美麗鄉村名義,重新定義家園模樣。(楊慧宇)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