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範傳遞榜樣的力量

12月2日,北京市委宣傳部(首都文明辦)邀請第七屆首都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夏伯渝、第八屆首都道德模範李蕊、第八屆首都道德模範李銳,在中國傳媒大學開展以“文明有約·人生選擇——道德模範校園宣講”爲主題的道德模範交流展示活動。

活動正式開始,三位道德模範先後分享了他們的模範事蹟。早期中國登山隊隊員夏伯渝,1975年攀登珠峯時因暴風雪在8600米處與峯頂失之交臂,又因將睡袋讓給隊友導致凍傷雙小腿截肢。但他仍不放棄登頂夢想,堅持訓練。2018年5月14日,69歲的夏伯渝第5次衝擊峯頂,成功地登上了珠穆朗瑪峯,成爲中國第一個依靠雙腿假肢登上珠峯的人。

李蕊與丈夫同心同德、互相支撐,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參加居住社區的人員查控、信息登記、衛生消毒、安全知識宣講等工作。還創作了演唱抗疫歌曲《經風沐雨更堅強》,獲媒體發佈,在全國引發廣泛影響。一家三口參與了北京電視臺元宵特別節目的錄製,共同演唱歌曲《國家》,抒發了支持抗疫、愛國愛家的真摯情感。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夫婦二人重言傳、行身教,孝敬老人,家庭和睦,營造了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樹立了良好的家風家教。李蕊以實際行動爲“小家”築和美,爲“大家”謀和諧,爲“國家”做貢獻。

參與創建“北京榜樣”品牌的“元老”李銳,採訪過數千位榜樣人物,在榜樣帶動下,他也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十多年來,他堅持爲盲人講電影和錄製有聲讀物,累計服務殘障羣體超過10萬人次;幫助盲童劉浩解決就學難題,開辦個人鋼琴演奏會;幫助數十位盲人樂團成員,實現登上國家大劇院舞臺的夢想;他還爲夕陽再晨助老服務隊、“心目影院”等公益組織義務主持活動百餘場。北京冬奧會時,他帶領團隊發起“助力冬奧,志願有我”項目,講述志願故事,宣傳志願精神。

活動當天,道德模範們一起參觀了中國傳媒大學校史館、傳媒博物館。據瞭解,中國傳媒大學始建於1954年,2004年8月由北京廣播學院更名爲中國傳媒大學。學校坐落於北京古運河畔,地處首都功能核心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之間。辦學67年來,學校秉承“立德、敬業、博學、競先”的校訓,以培養“弘道崇德、經世致用”的傳媒人爲己任,培養了大量黨和國家所需、能夠應對未來媒體挑戰、馳騁於國際舞臺的優秀傳媒人才,爲黨和國家的傳媒事業以及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爲“中國廣播電視及傳媒人才搖籃”“信息傳播領域知名學府”。

據悉,此前,首都文明辦組織道德模範們陸續開展了社區義診、參觀新時代文明實踐場所、體驗非遺技藝、探訪消防站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接下來,首都文明辦還將繼續深入開展道德模範交流展示活動,通過道德模範們的帶領示範,在全市積極營造講文明、樹新風、促和諧、學模範的良好氛圍,創建文明城市,共築首善北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