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少年雲“公益講師團”來啦! 162所鄉村學校同上一堂課

阿里少年雲“公益講師團”來啦!近日,來自阿里雲、淘天、國際數字商業、本地生活等業務的13位阿里巴巴工程師組成首批“公益講師團”,通過阿里巴巴捐贈的雲電腦,向全國162所鄉村學校,11萬多名學生在線授課。

少年雲項目工程師陳雙樂介紹,鄉村缺硬件,但更缺“軟件”,少年雲項目希望持續爲鄉村教育提供好內容。今年8月,少年雲啓動了公益講師招募計劃,除了現有首批13位公益講師,還有86位阿里員工報名“講師志願者”,可以隨時補充進來。

公益講師們開發的課程,包括AI與大模型、芯片、雲計算等新內容,這些前沿課程,讓山裏的孩子也能和城裏孩子一樣,瞭解和學習最新的科技。

“想讓鄉村孩子瞭解正在火熱進行的世界一角”

喻亞是阿里雲的AI工程師。在她看來,互聯網、AI行業正在蓬勃發展,但鄉村孩子對技術的瞭解還比較狹窄、對電腦的認知還停留在練習打字上,於是她報名了公益講師。“我想跟孩子們分享現在最火的AIGC,讓他們瞭解當前正在火熱進行的世界一角。” 

阿里國際數字商業的曾閂英表示,自己曾是一名留守兒童,所以更希望幫助“曾經的自己”。現在她的朋友和家人們都很支持,妹妹一家擔任課程顧問,家裏的兩個孩子也成了“試聽生”。

在芯片行業做了7年的孫浩也是首批公益講師的一員,他覺得把課程錄製成視頻並通過雲電腦分發到學生桌面,可以讓更多孩子學習,講好芯片故事、種下科技種子,“這種可持續的活動更有意義。

貼近前沿,上一節有趣的科普課

爲了讓科技課程更容易被孩子們接受,少年雲項目組進行了專門的培訓,並邀請了科普作家、老師分享經驗。

“從小朋友的角度考慮、用他們感興趣的東西抓住他們的興趣點”,阿里雲開發工程師徐臻林自創了一款名爲“地球online”的遊戲,把雲計算的相關知識融入遊戲的通關挑戰中。

此外,他還把中國工程院院士、阿里雲創始人王堅著作《在線》的精神傳遞給同學們。“好的資源就會像火炬一樣,一棒一棒地接力下去。”

實踐出真知。爲了打磨課程,少年雲公益講師們在雲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青海省治多縣、杭州市餘杭區徑山鎮等地區的學校組織了多次試講。有趣的上課形式、新穎的課程內容極大地激發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課堂上互動不停、歡聲笑語不斷,讓新手講師們信心大增。

歷經培訓、試講之後,少年雲公益講師們逐漸打磨出一套誠意滿滿、科技感十足的課程,內容涵蓋AI與大模型、芯片、雲計算、科技在生活中的應用等主題。有意思的是,每節課的課件,至少有一個素材是由大模型生成,會在每節課後給孩子們揭祕,真正把科技和教學交融。

一起點燃鄉村孩子的科技夢想

“書上寫的‘沉魚落雁’的美貌,AI可以畫出來嗎?”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隻螞蟻?”

“有沒有連校長都不知道答案的問題?”

上完兩節科普課程後,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一立初中的孩子們提出了五花八門的問題。科普課後,孩子們對它有了初步的印象:AI像是一個什麼都知道的機器人。

陳國盛是一立初中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專職信息技術老師。他看着課件高興地說道:“這對學生的知識拓展,有着很大的幫助。”

據少年雲項目組介紹,“雲上科技課程”將保持更新,未來“公益講師團”還會向全社會招募,期待更多社會力量一起來點燃鄉村孩子的科技夢想。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