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 記者 文雯】在2024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環球網公益頻道有幸採訪到了寧夏作協副主席、兒童文學作家、科普作家趙華。在這次採訪中,趙華老師向我們講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文學創作初衷以及未來創作的規劃與期望。
趙華出生在寧夏北部賀蘭山腳下的一個國營農場,這裏的山崖聳峙、草木茂盛,給予了他一個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童年。正是這段美好的時光,激發了他用文字記錄生活的初衷。農場裏的風景成爲他筆下的描繪對象,他選擇兒童文學、散文和科幻小說這三種體裁作爲自己的主攻方向,用以表達心間的渴望與情感。
趙華的作品曾多次獲獎,包括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等。這些榮譽對他的創作生涯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他表示,這些獎項是對他多年努力的一個小小肯定,但同時也是鞭策他不斷前進的動力。他向記者表示:在漫長的創作之路上,榮譽和獎狀都算不了什麼,只有不斷保持清醒的頭腦,知曉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才能取得質的突破。
他的作品,如同他成長的土地一樣,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在趙華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對航天事業的熱愛和對家鄉風土人情的眷戀。他將這兩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創作出了以航天事業和蒙古族風土人情爲主題的兒童小說《銀駱駝》。
《銀駱駝》是趙華的一部代表作品,創作背景源自他在騰格里大沙漠和額濟納大戈壁灘的生活經歷。小說以航天事業和蒙古族風土人情爲主題,展現了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艱難歷程,以及土爾扈特部牧民爲了國家航天事業做出的巨大犧牲。趙華表示,他希望通過這部作品讓讀者們瞭解到航天成就的背後是無數人的奉獻和犧牲,傳遞出頑強信念和實幹精神的重要性。
趙華在創作《銀駱駝》時遇到了諸多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以兒童的視角和兒童文學的體裁來展現中國航天的艱難曲折過程。他經過反覆嘗試,最終確定了現實與回憶交叉的敘事結構,將完整故事與時空變幻的新奇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這種敘事方式對故事表達產生了獨特的效果,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產生期待感,更加深入地瞭解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他表示,在創作過程中雖然付出了很多辛勞和汗水,但與航天英雄們相比,這些付出都是微不足道的。
《銀駱駝》入選了“十四五”國家出版規劃項目和2022年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後,受到了廣泛關注和好評。讀者們紛紛表示通過這部作品瞭解到了中國航天的輝煌成就和背後的艱辛付出。趙華老師表示將繼續努力創作更多優秀的作品來回饋讀者的厚愛。
作爲一位科普作家,趙華在小說中融入了豐富的航空航天知識。趙華認爲,兒童文學應該擔負起啓迪兒童心智、開拓兒童眼界的功能。他注重對各學科知識的學習與吸收,特別是在航天領域涉獵較多。因此,他在自己的兒童文學作品中經常融入自然科學知識,科普知識與文學性相得益彰,讓孩子們在閱讀過程中收穫更多。這使得他的作品在帶給孩子們閱讀美感的同時,也讓他們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對於未來創作,趙華表示將繼續在兒童文學、科幻小說和散文等領域進行嘗試。他希望能夠突破更多文學體裁的限制,創作出容量更大、人物更多、思想更深刻的作品。同時,他也期待能夠通過自己的筆觸,將更多美好的故事和情感傳遞給讀者們。他也鼓勵年輕一代作家勇於嘗試和挑戰自己,爲文學事業貢獻更多力量。
在採訪的最後,趙華向他的讀者朋友們推薦了一些他認爲值得一讀的書籍,其中,對趙華影響深遠的還數雨果、肖洛霍夫、普里什文等人的作品。“雨果的作品中人道主義高於一切;肖洛霍夫的作品文字優美,人物形象飽滿,尊重真實生活,富有人文精神;普里什文的散文充滿自然氣息,讓我聯想到兒時農場和兒時的生活。”他表示,無論是經典的長篇小說還是優美的散文,都能夠給讀者帶來不同的閱讀體驗和人生啓示。他也鼓勵大家多讀書、讀好書,讓閱讀成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趙華用自己的筆觸書寫着航天夢與家鄉情,他的作品在傳遞知識與情感的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文學的魅力與力量。我們期待着他未來能夠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爲兒童文學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