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炙熱的大火球
曾以爲是唯一的發光體
如今不過是億萬恆星中的一顆
這顆孕育了無數生命的藍色星球
曾以爲是世界的中心
如今不過是太陽系“全家福”中的一個暗淡藍點
……
2022年11月18日14:00,由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與平安公益基金會共同主辦、科技日報社支持的“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系列情景大師課”,走進全球建築規模最大的天文館——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帶領大家重新認識了我們的家園——太陽系。來自27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上千所鄉村小學學校的學生們觀看了此次大師課,觀看量超440萬人。
多姿多彩的太陽系
走進上海天文館家園展區,一個巨大的地球模型映入眼簾,通過燈光、投影再配合音效,生動演繹了地球46億年地質演化史。而地球模型旁邊,就是月球模型和太陽影像,將日、地、月三者的關係直接呈現在大家眼前。
“這個月球模型直徑約爲5.5米,地球模型的直徑約爲20米,它們的直徑比和真實的地月直徑比基本一致。從月球模型上可以看到環形山、月海、月陸等等,我手指的地方就是我們嫦娥五號探測器着陸的地方。”上海天文館展教中心網絡科普部部長施韡說。
“太陽內部存在大量的光子,一個光子需要數十萬年,才能走出太陽核心區這個迷宮。”施韡給大家詳細講解了太陽爲什麼發光發熱,以及什麼是耀斑、日珥、太陽黑子。
施韡還給大家拋出了一個問題: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水從何而來?
“很多人都認爲只有地球上纔有水,其實太陽系中的水比比皆是,只是它們的形態不一樣。”施韡說,“土衛二是一顆不起眼的星球,但它上面有很厚的冰面,冰面下面就是海洋,而且還有很多冰噴泉。那麼土衛二上到底有沒有生命,有待我們進一步探究。”
此外,早有研究證實,火星上曾有水的存在,土星漂亮的巨大光環中也含有冰。
施韡還給大家講解了行星風暴、金星的溫室效應,以及冥王星爲什麼被“踢出”了九大行星行列。
天外來客——隕石
上海天文館“家園”展區還展出了70多塊隕石,它們來自小行星、月球、火星等,展品質量在全國首屈一指,有的隕石品質達到了博物館收藏界的國際頂級水平。
“隕石分爲石隕石、石鐵隕石及鐵隕石,實際上,每天約有幾十噸太空碎屑落在地球上。”上海天文館天文研究中心收藏研究室主任杜芝茂給大家介紹道。
隕石有什麼科學價值?在哪裏更容易易找到它?
“隕石是目前可供人們直接研究的較大量的地外物質,它是我們獲得地外信息的重要依據。”杜芝茂說,“通過研究,我們可以判定這塊隕石來自哪顆星,它的成分是什麼。而沙漠和南極,是我們最易發現隕石,也是有利於隕石保存的地方。”
展區內,一塊隕石懸掛在一個洞上,非常醒目。“這塊隕石當時掉落在雲南的一個茶園裏,茶園的主人發現了它,得到消息後,我們完整回收了這塊隕石以及它所形成的隕石坑。通過隕石坑可以反演隕石降落前的飛行速度、方向等,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隨後,杜芝茂還帶大家瞭解了月球隕石、火星隕石、鄄城隕石、長興隕石,並分享了隕石背後的有趣故事。
放飛夢想化身小小科學家
“最開始那個地球的模型,上面還飄着雲彩,就像從高處看地球一樣。”
“今天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比如月球如果消失了,那麼地球上的潮汐就會受到影響,還學到了一個新詞,叫潮汐鎖定。”
“我想發明一個飛行器,到木衛二上看一看冰噴泉是什麼樣的,還有它上面有沒有其他動物。”
……
據瞭解,“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系列情景大師課”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足不出戶,就能讓孩子們瞭解到“農業科學”、“生命科學”、“航空航天”、“智能製造”、“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知識,既開闊了眼界,又激發孩子們學習科學的熱情。目前,大師課已覆蓋27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039所鄉村學校,超31萬名鄉村小學生受益。
“課後,孩子們還把自己的所觀所想做成了手抄報,不僅鞏固了知識,還激發了他們的想象力。”貴州省黔西市金碧鎮瓦廠小學教師說道。
“學生們全身心投入到直播課中,他們還爭先恐後回答專家提出的問題,也反映了孩子們極大的科學探索的熱情。”內蒙古自治區根河市阿龍山小學教師表示。
據瞭解,“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系列情景大師課”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足不出戶,就能讓孩子們瞭解到“農業科學”、“生命科學”、“航空航天”、“智能製造”、“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知識,既開闊了眼界,又激發孩子們學習科學的熱情。目前,大師課已覆蓋27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039所鄉村學校,超31萬名鄉村小學生受益。
回看完整的科普課視頻,大家可登錄中國科技網、科技日報微博、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公衆號、青少年科技素養公衆號。課程的精彩內容回看,大家可登錄中國科技網、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公衆號、青少年科技素養公衆號,觀回看完整的科普課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