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皮影戲的傳承與創新——Vidda聯合廣州美術學院大學生驚豔升級非遺皮影

摘 要:皮影戲,作爲我國傳統文化中一種別樣的表演藝術,已有兩千多年的發展歷史。而在今天,皮影戲卻因其背景圖案多是單一的、靜止的,不能吸引到更多受衆,並呈疲軟的發展態勢。本案例介紹了Vidda聯合廣州美術學院大學生,以4K全色激光投影Vidda C1做光源,結合動畫技術,升級了皮影戲的背景畫面。如今,這次投影與皮影的夢幻聯動,已運用在濟南皮影戲中,並拍攝了《哪吒鬧海》《鵲橋相會》等可稱爲“新派皮影”的作品。此舉不僅保存了濟南皮影戲的原貌,還在上傳互聯網後,讓更多用戶感受到了科技產品投影與傳統文化皮影碰撞後迸發的魅力。

關鍵詞:傳統文化;濟南皮影戲;科技創新;Vidda C1

案例正文: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巧妙結合而成的獨特藝術品種,在元朝曾隨成吉思汗的大軍傳至亞歐各地,廣受世界人民的喜愛。而如今,隨着電影、電視藝術的蓬勃發展,皮影戲這一被稱爲電影鼻祖的藝術,卻因其使用傳統燈泡投射出的背景過於單調,致使發展受限,不僅受衆不感興趣,學習皮影戲的手藝人也逐漸減少,堪稱中國傳統文化瑰寶的皮影藝術正日漸消失。

爲解決這一問題,2022年9月,Vidda團隊聯合濟南皮影戲的傳承人、廣州美術學院大學生,提出以4K全色激光投影Vidda C1代替皮影戲中的傳統燈泡,在將其作爲光源的同時,又藉助Vidda C1將色彩絢麗的手繪動畫投射到皮影幕布上,力求爲皮影戲打造一個全新的舞臺,實現皮影畫中游的效果。在此基礎上,Vidda的工作人員還在濟南皮影戲第三代傳人李興時和第五代傳人李娟的表演時,拍攝了美輪美奐的“新派皮影”動畫短片《哪吒鬧海》《鵲橋相會》等作品,並制定了長期合作戰略,希以呈現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當“皮影”遇上“投影”,實現傳統手造“畫中游”

對於我國浩如煙海的非遺傳統文化,應該小心翼翼地保護起來,還是大刀闊斧的用科技手段進行改革?這次案例中的老中青三代聯手,給出了很好的答案。

此次負責編劇和表演的國家級非遺濟南皮影第三代傳人李娟,是一位充滿使命感的85後,她時時不忘與時俱進、復興皮影戲的責任,平日裏總是思考如何才能將傳統皮影改良爲更符合新時代人們審美需求的形式。爲了讓更多人瞭解皮影戲,她開通了抖音,目前已經積累了好幾萬粉絲;有空的時候,她還經常去學校裏講學,希望讓更多年輕一代喜歡上皮影。不過,由於傳統皮影在技術和表現力上的侷限,在視覺效果上還是很難實現突破。

正如廣州美術學院的古柳媚同學所說,她雖然是長大後才通過網絡重新認識了皮影戲這種古老的傳統藝術,但實際上在十幾年前夢工廠拍攝的《功夫熊貓2》中,她就已經見到過皮影戲的畫面並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功夫熊貓2》中通過電腦CG合成的美輪美奐又風格獨特的畫面,能否在現實中實現呢?”這是古同學腦海裏時常冒出來問題。

而Vidda投影促成了他們的相遇。Vidda是海信旗下的年輕人品牌,此前其與廣州美術學院的同學合作的3D Mapping投影藝術作品《須臾千載》就一舉拿下了“第九屆中國聲音與音樂技術會議CSMT2021獲特等獎”、“2022年CGDA2022視覺傳達設計獎優秀獎”等七項大獎。而作爲山東企業,Vidda同樣對傳承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抱有使命感。

今年5月,Vidda發佈了全球首款4K全色激光投影Vidda C1,其擁有亮度高、色彩還原極佳的特點。在瞭解到傳統皮影戲的困境之後,Vidda團隊裏的年輕人突發奇想:既然皮影被稱爲“電影的祖先”,那麼使用現代的電影技術——激光投影對傳統皮影進行科技升級會如何呢?

有了想法,說幹就幹。

在“新派皮影”表演中,沒有使用傳統的燈泡作爲光源照亮皮影人偶,而是採用了一臺4K全色激光投影Vidda C1。這臺投影機既起到了光源的作用,又可以將色彩絢麗的手繪動畫投射到幕布上,相當於是爲皮影戲打造了一個全新的舞臺。據瞭解,傳統皮影由於技術條件的限制,雖然人偶有豐富的動作,但往往沒有背景圖案,或者只有呆板靜止的背景。而用Vidda C1投影替代燈泡投射手繪動畫這種方式,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長期困擾皮影戲的難題。對此,李娟表示:“這在整個皮影戲的歷史上都是第一次,真的可以說是傳統和科技的完美結合,我自己也感受到了傳統文化傳承的希望。”

與此同時,Vidda不僅提供了技術支持,更是扮演起了橋樑作用——一邊邀請廣州美術學院的同學爲《哪吒鬧海》和《鵲橋相會》創作手繪動畫,一邊和李娟溝通節目的編排。奔着共同的目標,三方一拍即合。經過兩個多月的緊張工作,這些素未謀面僅通過網絡交流的年輕人通過最新的激光投影技術,成功讓原本用電腦CG才能實現的畫面變成了現實。

傳承與創新 科技賦予皮影戲全新生命力

皮影戲雖已傳承千年,可如今卻被大家忽視,甚至很多人並不知曉我國也擁有能與日韓動漫相媲美的藝術,這對於弘揚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是極爲不利的。

而皮影戲在Vidda C1投影的加持下,幕布畫面中能夠呈現出更多色彩絢麗、特效酷炫的場景,並以《哪吒鬧海》《鵲橋相會》等“新派皮影”作品傳播,吸引了很多年輕受衆的眼光,在向他們展示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希望以讓喜歡動手、喜歡折騰的他們對皮影戲的迷戀並不僅是停留在“看”這一層面,而是動腦學起來、動手做起來,從而助力皮影戲藝術的推廣和發展。

在作品拍攝的當天,83歲的濟南皮影第三代傳人李興時老人,專程趕來現場,並且用自己最拿手的傳統唱腔爲《哪吒鬧海》配音。看到“新派皮影”絢麗的色彩,老爺子不停稱讚“很好!很好!”同時,他也表示,皮影戲的傳承與發展要善於利用科技手法,讓傳統文化迸發出年輕的生命力。

而通過此次Vidda與廣州美術學院大學生、濟南皮影傳人的共同努力,讓皮影畫面動起來,讓皮影藝術存起來的同時,還是解決畫面不美這一困擾皮影戲長達千年難題的一次創舉,通過投影改善皮影的畫面,無疑是釋放出皮影的活力,助力着皮影戲藝術的傳承和發展。

此外,Vidda還在積極的與其他地方皮影戲、中國非遺等官方組織溝通合作,期待從技術支持的角度,保存皮影戲的影像,展現皮影戲藝術的魅力,爲皮影戲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的同時,也能夠收穫專業性的意見和建議。

案例點評:

兩位手藝人,一臺投影,一張幕布,老、中、青三代藝術家聯手打造了一場視覺盛宴,讓老手藝煥發新生機。這在整個皮影戲的歷史上都是第一次,真的可以說是傳統與科技的完美結合,我自己也感受到了傳統文化傳承的希望。                                                                                                                     

——濟南非遺濟南皮影戲第三代傳人李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