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生態藝術計劃”2022“世界土壤日”系列藝術公教項目《土語》宋陳生態女性主義藝術展將於2022.11.27—— 2023.02.27在荻原美術館(總館)舉行。主辦單位:荻原美術館、宋陳藝術工作室;學術支持:上海環境科學學會、環境科學與生態藝術專業委員會、美麗中國與生態文明研究院(上海高校智庫)、上海市植物學會園林與園藝專業委員會;協辦單位:華章文旅集團、芳晟股權投資基金、之一資本、嘉興禾原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嘉興華章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嘉興八福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上古傳說開天闢地,宇宙之初,女媧氏摶黃土造人,創造並構建人類社會。人類從泥土中走來,文明從泥土中誕生,只是當鋼筋水泥的城市切斷了我們與自然的聯繫之時,人類似乎已經將作爲生命本源的土壤所遺忘,常常會忘記自己是個不斷和周圍的環境、他者息息相關的有機生命體。宋陳在她的土壤生態藝術作品中,長年持守着以“土”爲“語”的創作方法,反照出的是她追根溯源的生態理念。泥土在宋陳的長期實驗中,不斷演繹出新的樣式和意蘊來,不僅聚焦生態保護等問題,同時也保持了非常樸素的氣息。
在中國文化中,女性的“生育、包容”等生理特性,被認爲與自然孕育萬物有着極其相近的象徵意義,也因此古人對自然的思考,往往與女性自身在文化歷史中的身份建構結合在一起。在衆多關於生態女性主義的研究中,宋陳的創作是別具一格的,她以一名母親的視角切入,建構出一種共生的生態意識觀。在她的作品中,大地不僅是無私養育和包容着我們的母親,同時也是需要我們貼心去呵護的嬰兒,這在提醒大衆生態具有這一種迭代特質的同時,也將同樣的母性關懷推向人們的日常,以此形成一個雙向的關照。
荻原策展團隊期望所有觀衆在觀展之餘,通過宋陳的創作喚醒自身對於土壤的感受力以及看到土壤真實的現狀。“土”想與我們說什麼?而我們又是否對腳下這片土地有所回應?作爲一個自然當中存在的個體,讓我們重新認識並反思自身與大地之間的關係吧!
宋陳,土壤生態藝術家,“土壤生態藝術計劃”項目發起人、“世界土壤日系列藝術公教項目”發起人、“世界土壤日環境科學與生態藝術論壇”發起人,1979年出生於洛陽,2003年起創作生活於上海,是以泥土文化爲載體,進行當代藝術創作的東方生態藝術家。宋陳所創作的泥土系列藝術作品曾參加香港藝術博覽會、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上海藝術博覽會、上海ART021當代藝術展、上海西岸藝術展等,其中作品《行走的山水系列NO.1》、《行走的山水系列NO.2》被餘德耀藝術基金會所收藏;《入土爲安》系列作品爲烏茲別克斯坦國公主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