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色的金子”上開出“綠之花”——新華三助力黃陵礦業集團打造零碳智慧園區

摘 要本案例描述了黃陵礦業集團率先響應國家號召進行智能化礦山建設,並結合“雙碳”目標打造礦山零碳智慧園區。礦區員工的工作生活多圍繞在人煙稀少的煤礦園區,然而傳統園區系統建設並不完善,無法滿足企業與員工對於園區綜合服務及便捷化的需求。新華三集團基於黃陵礦業集團園區的整體架構,精心打造零碳智慧園區,以“零碳操作系統+園區綜合管理平臺”爲核心,規劃園區的綜合指揮、智慧健康、智慧通行服務、智慧運營、零碳園區等模塊,助力園區提高信息化建設水平、實現智慧化管理,將管理做到“看得見,管得着”;同時,助力加強園區常態化疫情防控,完善煤礦園區安全防範功能,加快對煤礦園區異常事件處理的速度,提升煤礦園區的綜合管理水平;更實現了園區碳排放數據可視化,打造園區“碳畫像”,實現三知、三治、三綠,真正提升礦區生態碳匯能力,全力打造碳中和礦區。

關鍵詞智慧礦山;零碳智慧園區;黃陵礦業;煤礦智能化;雙碳

案例正文:

一部煤炭開採史也是一部工業技術變遷史。

工業革命之前,採煤需要以人工用鏟子或十字鎬挖掘;工業革命之後,英國發明瞭地下采煤技術,進入大規模商業開採的時代;電氣時代來臨,更多的機械化設備出現在煤礦開採中;隨後計算機和互聯網的出現,讓煤炭行業快速進入信息化時代;當前,數字化的大潮則推動着煤炭行業向智能化發展。

此前,國家能源局發佈的《關於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到:加快推進煤炭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智能化技術與煤炭產業融合發展,提升煤礦智能化水平。

2022年,作爲全國試點71家示範煤礦企業,黃陵礦業集團率先相應國家號召,積極推進智能化礦山建設,在完善其礦山系統智能化建設的同時,結合“雙碳”目標,建設礦山零碳智慧園區。

井下的生產是黑色的,井上的園區是綠色的

橋山腳下,沮水河畔。黃陵礦業集團作爲陝煤集團核心骨幹企業,坐落於革命聖地——延安。作爲煤炭兩化融合與智能化礦山建設的標杆企業,2022年,黃陵礦業集團在推進智能化礦山建設的同時,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聚力落實“雙碳”行動,以煤爲基,不斷延伸產業鏈,形成清潔高效、綜合利用的循環經濟產業體系,走出一條用水不排水、採煤不見煤、產灰不排灰、廢物全利用的創新發展之路,實現黑色資源綠色開採、高碳產業低碳運營。

煤礦生產地點多處於人煙稀少的偏僻地區,員工工作與生活也多圍繞在煤礦園區。然而,傳統園區很多系統建設尚不完善,且目前已有系統大部分在功能上各自分工,各個系統資源屬性單一,在資源共享、業務整合上存在諸多問題,園區安防管理也無法在管理流程上進行優化,已無法滿足企業與員工對於園區綜合服務及便捷化的需求。一個智能、高效、綠色節能的園區成爲了人心所歸。

2022年,新華三集團基於黃陵礦業集團園區的整體架構,精心打造零碳智慧園區,以“零碳操作系統+園區綜合管理平臺”爲核心,規劃園區的綜合指揮、智慧健康、智慧通行服務、智慧運營、零碳園區等模塊,實現園區的整體智慧治理能級躍升,大幅度提高智慧園區的運營效率。

代表園區未來的“零碳智慧園區”怎麼建

建設“零碳智慧園區”究竟意味着什麼?第一,可以幫助園區提高信息化建設水平、實現智慧化管理,使管理層直觀瞭解園區運行情況,將管理做到“看得見,管得着”。其次,也可以幫助企業進一步加強煤礦園區常態化疫情防控,完善煤礦園區安全防範功能,加快對煤礦園區異常事件處理的速度,提升煤礦園區的綜合管理水平,實現煤礦園區綜合服務的智能化IOC運營管理。

那要怎麼建?黃陵礦業零碳智慧園區總體架構採用“1基礎+1支撐+N應用+1中心”框架,“一基礎”即信息化基礎設施;“一支撐”即園區綜合管理平臺;“N應用”即四個專項應用,分別是智能安防、智能行人及車輛管理、健康管理、智能信息發佈;“一中心”即智慧運營中心。

其中,最重要的就屬IOC智能運營中心,它提供了構建智慧園區解決方案的關鍵能力,爲業務集成提供數據接入服務,達成匯聚公共能力、支撐上層業務能力、支撐水平業務擴展能力的目標。

零碳智慧園區建成後,將藉助數字孿生平臺的搭建,在數字世界裏復刻一座園區。也就是說,將地理信息、交通管理、建築、設施、設備等管理對象三維重現,變傳統二維平面爲具象化三維模型,同時通過數字平臺數據的整合對接,實現現實園區與虛擬界面的相互映射,形成面向管理者的統一運營管理中心。藉助智慧運營中心,管理者可以全面直觀地掌握園區內部與外部的人、物、建築的狀態,建立從運營狀態可視、業務分析&預警->輔助決策->執行的能力,實現園區的“可視、可管、可控”,最終實現智慧園區的建設目標。

基於數字孿生體和園區各業務系統的搭建,數字孿生運營管理中心可以打通各獨立模塊數據壁壘,讓數據真正流動起來,從而提供深度數據運營和跨系統協作調度能力,匹配園區資源情況,實現應急事件極速響應,跨部門靈活調度運轉。

同時,園區融入綠能覆蓋、二次餘熱利用、污水治理回收、瓦斯電廠、碳污同治等碳排放數據,可視化呈現碳數據,直觀掌握碳排放數據,從不同業態、不同碳源等維度完成深度剖析,形成園區“碳畫像”,實現“三知”:知排、知碳、知路;“三治”:治能、治污、治碳;“三綠”:綠能、綠產、綠碳,真正提升礦區生態碳匯能力,全力打造碳中和礦區。

科技力量讓礦區華麗蛻變

智能化讓礦區變得越來越“智慧”,在這華麗蛻變過程中,職工成爲最重要的參與者、最積極的推動者和最客觀的見證者。

不少員工反映,現在在園區裏生活更加舒適與便捷了:停車更方便,長期車輛和臨時車輛實現分別管理,對園區停車場詳細規劃停車誘導系統,提高停車體驗;進出更有序,臨時普通訪客、特殊訪客、員工家屬等擁有不同的來訪權限;防疫更智慧,從人工覈驗進行健康行程碼、測量體溫,變爲由數字化訪客以及健康碼電子化覈驗。這些點滴的變化,極大地提高了員工生活幸福感。

最後,在黃陵礦業集團看來,智能化礦山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但相信伴隨着越來越多的技術革新、智慧加持,煤礦行業也將向着安全、高效、綠色、人文的方向加速邁進。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