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5”國際志願者日(IVD)來臨之際,12月2日下午,“攜手志願、團結至善”第37個國際志願者日主題活動線上舉辦,通過標準釋義、案例分享、崗位發佈、專家點評的“直播帶人”以及“志願V論壇”等環節,聚焦志願者招募和動員,攜手社會各界賦能公益組織、更廣泛聯合衆多專業志願者,團結至善。
活動由北京博能志願公益基金會(下稱博能基金會)、北京惠澤人公益發展中心聯合騰訊技術公益、友成企業家鄉村發展基金會、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冠軍基金共同舉辦。專業志願者黃悌主持了本次活動。
北京博能志願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北京惠澤人公益發展中心創始人翟雁在致辭中表示,團結的起點是匯聚志願者在公益的目標下攜手服務,而動員和找到志願者就需要進行志願者招募。但目前志願者招募存在“兩難”問題,一方面是當今公益組織招募志願者“難”,另一方面是社會公衆要找到合適的服務崗位也很“難”。
翟雁表示,今年年初,在民政部和全國慈善事業和社會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支持指導下,博能基金會已經組織專家和一些志願服務機構共同起草編制了《志願者招募與培訓工作指南》,旨在指導使用志願者的公益組織或項目,能夠更加規範、專業和有效地開展招募活動。
本次活動採取了“直播帶人”的方式,來自不同領域的18家公益組織分享了志願者招募存在的問題,併發布了各自的志願服務項目招募崗位,內容涵蓋兒童關愛、身心健康、環保動保、應急救援以及宣傳倡導等不同類型。
志願服務標準化建設、社區組織等領域研究專家宋煜,北京夕陽再晨社會服務中心聯合創始人羅旭,騰訊志願者協會負責人王蓓以及五星志願者代表安辰等四位專業志願者與各公益組織全程互動,分別結合各自擅長領域及實踐經驗,從標準應用、公益組織發展、企業員工志願服務供給、家庭/個人志願者服務教育等不同維度,針對各公益組織所發佈的招募崗位進行點評並提出建設性意見。
四位專業志願者還以“志願V論壇”形式,針對不同議題,剖析了志願者招募工作規範、實施流程、配套資源等涉及到的供需匹配、渠道搭建、平臺共建等打造志願服務生態圈的過程,如何解決志願者招募存在的“兩難”問題。
首先,把需求方和被需求方連接起來是志願者招募最核心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招募志願者的相關標準當中,應當把志願者招募分爲志願者招募準備、信息發佈、志願者申請、志願者遴選、志願者錄用幾個環節。
其次,志願者招募需要靈活部署志願者註冊環節。目前來看,制定志願者招募的行業標準過程中,不僅強調通用性,同時還要考慮可操作性。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基本支撐,也是國家基礎性的制度;標準與志願服務的法律法規以及條例,爲完善志願服務制度和工作機制提供了支持。
第三,專業志願者的招募是一個技術含量極高的工作。所以對專業志願者來說,首先需要找到專業的“中介組織”,即幫助專業人員更好服務社會組織的組織,比如博能基金會,他們的培訓和過程支持恰是專業志願者所缺乏的,發揮着轉換器和協作者的作用。 第四,志願服務要“盡力而爲,量力而行”,而非大包大攬。從企業角度來說,企業要鼓勵員工多開展志願服務,在平衡崗位工作的同時將志願服務和員工專業技能的提高結合起來,這樣能夠爲社會組織志願者招募提供更多人力資源的儲備。 此外,四位專業志願者還強調,社會組織也要提供專業性的服務,他們所提供的培訓和賦能是專業志願者所缺乏的,同時志願者招募生態需要多方協同,企業、社會組織、志願者、平臺、規則、標準等各要素缺一不可。
翟雁爲本次活動作總結髮言,她表示,志願服務看起來似乎簡單,但要真正實現攜手志願,首先就要團結。在開展志願服務時,志願者應承擔一份社會契約精神,承諾“我願意”Pro Bono(專業志願服務),爲了公衆的利益i will,這就是志願服務帶給我們的新業態。
翟雁還表示,今天“直播招人”活動在線實現了更多的跨界協作,就是志願服務的魅力所在。要能夠真正做到意志自由、經濟自由、專業知識自由,大家要緊密地團結在一起,這樣就可以無懼風雨,無懼挑戰。團結、奉獻、友愛,共同進步,這就是中國的志願精神。(圖:博能基金會供圖 文:呂敏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