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聯結“她們的聲音”,聚焦殘健融合藝術共創

爲呼籲社會關注殘障女性羣體藝術表達需求、鼓勵殘障女性藝術家勇於分享自己的故事,在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聯合國人口基金的支持下,藉助於新媒體技術和手語翻譯服務滿足信息無障礙需求,2022年12月10日晚,由長期從事聽障公益工作的彭霖倩女士發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博士艾蕾爾女士策劃、聲隨形動(重慶)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她們的聲音”展覽以線上發佈會的形式正式開幕,希望爲國內外身爲殘障女性或支持殘障女性的藝術家提供藝術共融、共創的平臺,爲社會公衆呈獻出一場由殘障人士主導、多元人羣共同參與的藝術盛會。

據悉,該展覽的幕後籌備團隊以聽障人士爲主導、聾聽合作爲主體,整個展覽籌備期長達半年之久,最終在多方支持下以線上虛擬展廳的形式呈現。展覽內匯聚了20餘位聽障女性藝術家和非殘障女性藝術家的作品,以畫作、裝置、影像等多元形式、多維視角展示,並相應配備文字、音頻二維碼等無障礙舉措的展品簡介。另據展覽發起人彭霖倩女士介紹,本次項目團隊還在展廳之外做了橫向的話題延伸,增設“東亞聾人女性藝術發展漫談”、“影像與劇場視角下的聽聾共創與行動”、“基於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視角,針對殘障女性的法律支持行動”三大邊會,主題橫跨殘障藝術發展、藝術實踐和殘障普法等領域。

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要求締約各國“促進、保護和確保所有殘疾人充分和平等地享有一切人權和基本自由,並促進對殘疾人固有尊嚴的尊重。”我國作爲常任理事國之一,遵守並執行該公約,長期關注並推動國內殘疾人事業向前發展,先後出臺《中華人民共和 國殘疾人保障法》、《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我國提供的政策保障,正推動殘障女性走向國內外的藝術舞臺,展示女性獨有的精神面貌與價值和影響力,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聯合國人口基金也爲此提供文化和道義上的支持——正是國內外多方合作,使得該展覽得以順利開展,將藝術的多元和包容滲透到更多殘障羣體中,共享文化藝術的成果。

該展覽展期爲即日起至2023年1月10日(三次邊會依次穿插其間),鑑於自身公益性質,觀展入口已在“她們的聲音”微信公衆號平臺向社會公衆免費開放。該展覽是一次女性藝術和殘健融合交匯的藝術實踐,促進社會了解殘障女性的生存困境和與之相關的公共議題,且線上無障礙展廳也有助於廣大殘障羣體平等參與文化藝術活動,保障藝術活動在殘障羣體中的權利平等、性別平等和信息平等。此外,該展覽彰顯的殘健融合思想和無障礙理念,正吸引着越來越多的藝術界同仁、從事有關研究的學者前來觀展。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