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晚上8點,90後貨車司機王萍萍正開着一輛滿載貨物的6.8米高欄的大貨車,獨自馳騁在距家鄉一千多公里的高速公路上。這時,她的手機收到了一條微信語音,是兒子祝福自己母親節快樂的祝福。聽着兒子稚嫩的聲音,王萍萍一路的疲憊與孤獨,瞬間被拋到了九霄雲外。
作爲一名女性貨車司機,王萍萍是“孤獨”的。與其他職業比起來,貨車司機是性別化特徵十分明顯的職業,有報告顯示,在我國1700萬的貨車司機羣體中,男性佔比超過了95%,僅有4.2%的貨車司機是女性,而這幾十萬女性貨車司機,卻似乎總在人們的印象中“隱身”。王萍萍正是這幾十萬女性貨車司機中的一員,與男司機一樣滿載貨物,晝夜不停地奔波在漫漫長途中。而與普通貨車司機不同的是,她是一位獨自撫育兩個兒子的單親媽媽。
她獨自揹負兩個孩子的希望上路:“再苦,也要把日子過下去”
王萍萍是河北衡水人,在開貨車之前,原本在工廠上班。因爲父親不幸罹患癌症,王萍萍花光了家裏所有積蓄,還欠了幾十萬的外債,不僅沒有救回父親,丈夫又向她提出離婚,丟下了兩個年幼的兒子。爲了贍養年邁的母親並撫養兩個孩子,原本體質就弱的王萍萍,將兩個孩子交給母親照顧,自己貸款買了一臺6.8米高欄貨車開車運貨。這一開,就是7年。
(兒子給王萍萍親手製作賀卡)
王萍萍已經記不得自己有多久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了,爲了負擔每個月六千多車貸、幾十萬債務、全家人的生活費,這些年,王萍萍平時喫住都在車上,跑通宵是家常便飯,餓了就在路邊隨手買個麪包或饅頭,簡單對付一口,就繼續奔往下一個目的地。
(王萍萍在等待裝貨的日常)
儘管每個月都要跑一萬多公里,但王萍萍的收入並不穩定,即使省喫儉用,也很難有盈餘,這讓她壓力很大,也更拼命,只要有能拉的訂單,她都肯跑,從河北到廣東幾千公里這樣的路程,數不清楚跑了多少個來回,陪伴自己的,只有貨車轟鳴的發動機響聲,和窗外幽深的夜色。
枯燥而辛苦的路途中,是孩子給了她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想孩子時,王萍萍只能趁着停在服務區或者裝卸車的一點空閒時間,翻出兩個兒子專門爲她錄製的視頻反覆看,看着看着,淚水就不知不覺模糊了視線。“要說苦怎麼不苦,但再苦也得把日子過下去,把孩子養大。”王萍萍說。
“最大的遺憾,是沒有陪孩子完整地長大”
爲了能多拉幾趟貨,王萍萍與孩子團圓的時間很少,往往過家門而不入,只能找機會給孩子打個電話或視頻,以解思念之苦。每次看着兒子在視頻裏向媽媽展示自己剛學到的新知識,王萍萍的心都會像被揪起來一樣隱隱作痛。“我覺得對孩子挺愧疚的,孩子們長得太快了,每次見面他都長高一截,快要認不出來了。希望他們平安健康長大,也想我能多掙點錢,把債還清,能有更多的時間回去陪他們。”王萍萍說。
像王萍萍這樣一直在路上奔波,與孩子兩地分隔的卡車司機,還有很多。2022年,中交興路攜手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聯合發起了“中交興路司機關懷行動”之“晨曦計劃”,致力於爲常年奔波在外、家有留守兒童的卡車司機們提供資助與關愛。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萍萍在貨車司機的交流羣裏看到了中交興路車旺大卡的活動,便抱着試試看的態度留下了聯繫方式,很快就得到了回應。考慮到王萍萍的具體情況,中交興路晨曦計劃向王萍萍資助了陪伴金作爲運費補貼,併爲兩個孩子每人贈送了電話手錶。“我很感謝你們感謝,以後我和孩子溝通更方便了,距離好像也更近了,看到他們開心,就是我最大的幸福。”王萍萍說。
關於未來,王萍萍直言自己沒有想太多,只是專注眼前的目標,想多拉幾趟貨,多掙一點錢,把兩個孩子撫養成才。正如每次貨車行駛在路上遇到的大霧一樣,王萍萍相信,只要堅定目標勇敢前行,大霧終究會散,前方仍是坦途。
後記
中交興路關注到衆多與王萍萍一樣的貨車司機們,因爲常年披星戴月奔波在路上,與留守子女聚少離多,其車旺大卡APP爲貨車司機們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更希望讓更多的人們看到貨車司機羣體,呼籲社會各界給予他們更多的溫暖與關懷。
(應主人公要求,文中人名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