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的青少年保護“窗口”:半年接到諮詢近1500件,親子問題成熱門

29歲的安黎是四川成都偉旭公益法律服務中心的專職律師,與此同時,她也是“益童守護計劃”在四川當地的駐守律師。

這是抖音面向兒童保護議題發起的一項公益項目,由北京中致兒童關愛基金會承接,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等機構實際執行。首批入選社會組織覆蓋了北京、貴州、四川、江西、河北、江蘇等多個省市。

安黎所在的服務中心,有4位律師參與了該項目。通過抖音青少年守護平臺提供的諮詢熱線,或者各地中心的抖音私信,受助者就能與他們取得聯繫。

熱線、私信乃至各種普法短視頻,共同構成了這個爲青少年提供支持的服務窗口。像安黎這樣的各地誌願者專門排了表,輪流在線值班。運行半年多以來,項目組累計解答法律、心理和社工相關諮詢等近1500件;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50多件,其中90餘件已經結案。

值班志願者在這裏提供專業的法律、心理知識,也在這裏發現關於青少年成長的更多切面。

特殊的法律幫助熱線

2022年4月,益童守護計劃開通了諮詢熱線,此後又在抖音小安守護平臺開設了專門的法律幫助版塊。律師安黎,是參加項目的第一批志願者之一。她的任務之一,就是在抖音值班。

“你可能想不到,我接觸的未成年人案件中,最多的是合同糾紛”,安黎說。她當下正在處理的,就是一起羣體性未成年人合同勞務糾紛案件。

案件處理起來很棘手,因爲從法律層面看,沒有充分的證據能證明他們白打工並支付了保證金。“簡單說,一羣孩子沒有合同意識,給別人白打了一個月的工,沒拿到錢,還搭進去一筆保證金。”

作爲律師,這種沒證據、沒線索的案件經常讓安黎頭疼。她介紹,與線下法律諮詢不同,在抖音,自己接到的信息很多時候以傾訴、宣泄爲主。孩子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了不法侵害,就會私信中心的抖音號表達委屈、吐槽不滿。

江蘇中心的張麗琴律師也有類似的感受,“孩子們很單純,也很容易相信人,這也使得他們更容易受到侵害。”很多未成年人即使權益受到了侵害,也不會留下太多線索和證據。

對於這種情況,值班志願者們除了第一時間聯繫相關方鎖定證據、提供專業法律幫助外,也會定期錄製一些普法短視頻,告訴孩子們如何避免類似情況。

抖音青少年守護專區“法律幫助”版塊提供了各地中心聯繫方式

線上的問題,線下也要解決

除了提供法律方面的幫助,安黎、張麗琴也提供心理諮詢服務。如何去除案件本身留給孩子們的心理陰影,是她們同樣看重的事。

“孩子們遇到的問題,往往是心理成長過程中看待問題的方式出現了偏差。”安黎說。她接觸到的一個未成年人暴力衝突事件就是源自於小小的糾紛:一個女孩子因爲身體原因長期服藥,並導致了肥胖,聽到另一位女生關於自己的議論後,兩人產生了矛盾,甚至因此大打出手。

“解決這個問題的重點,就是要讓她們將內心的情緒,合理地釋放出來。”在安黎的引導和開解下,打人的小姑娘向小夥伴講述了自己被嘲笑發胖後的沮喪與憤怒。“被打的女孩兒確實沒想到自己的玩笑話會給對方帶來如此大傷害,主動說了對不起。”

張麗琴線下提供個案諮詢

張麗琴透露,參與益童守護計劃後,除了抖音私信,也會有當事人根據平臺上留的電話,直接打來中心。如何引導未成年人釋放情緒張力,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和行爲,是她們在處理未保案例時的重點。

有時候,線上溝通力度不夠,志願者們還會主動聯繫相關方,說明利害關係,必要時還會向當事人所在轄區的派出所求助,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孩子們的問題得以更加妥善的解決。以兩個小女孩的案例爲例,整個和解過程,派出所工作人員、家長、老師等都在場。打人一方也意識到了使用暴力的嚴重性。“相信今後她不會再選擇用這種方式解決問題。”安黎說。

聽見成長的煩惱

來自北京中心的陳強律師說:“未保案例中,相當一部分矛盾並非來自外界,而是來自家庭內部。”值班回覆抖音私信的幾個月裏,他遇到的大部分問題,本質上都是關於親子關係問題的求助。

13歲的少年在煩惱,發現媽媽監控自己的手機怎麼辦?剛上學的小朋友疑惑,自己學不會被父母打了屁股,算不算違法?也有家長來問,發現初二的兒子書包裏有煙,怎麼溝通更好?還有父母說,孩子被同性朋友親了後有些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自己應該做點什麼?

這些關於成長的問題五花八門,藏在生活細節裏,平時很難注意到。“短視頻平臺成爲發現這些親子問題的窗口,將這些我們不太‘上心’的問題暴露出來。”陳強說。

益童守護計劃聯合社區、校園等,共同發起安全普法活動

安黎認爲,親子關係的根本其實是心理健康問題,“這個板塊在全國的建設都不太成熟,需要更多力量一起努力纔行。”益童守護計劃能做的,就是爲這些想要好好相處的兩代人提供一些專業、科學的建議。

就拿吸菸這個問題來說,陳強的回覆兼顧了思想意識、法律法規、處理方法等方面。首先,監護人應該關注孩子的生理、心理情況以及平時的行爲狀態,及時講解吸菸對於身體的傷害,以及對身邊同學、親友的不良影響。同時,也要注意到,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商家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煙、酒、彩票或者兌付彩票獎金。遇到有商家違規出售,可以據此與對方溝通。

最重要的是,家長也要避免在孩子面前抽菸,做到以身作則。“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這句描述很精準,可能很多家長都沒意識到,改變孩子的根本方法是改變自己”,他說。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