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最美革命文物守護人丨錢鴻江:用一生來守護革命文物

錢鴻江,1957年出生在姜堰區蔣垛鎮,他生長在一個紅色家庭,家中四代黨員,良好的家風傳承讓他對革命文物守護工作十分熱愛。錢鴻江四十多年來一直在鎮政府工作,2017年11月,開始擔任蘇維埃紀念館館長。經過長期潛心研究當地的革命歷史,他跑遍了蔣垛每個村落,走訪了近百位參戰老人,掌握了大量鮮爲人知的革命材料,花了兩年時間撰寫了約50萬字的古鎮叢書《蔣垛》。

蔣垛鎮原屬黃橋革命老區,散落很多烈士遺物,這裏誕生了原泰縣地區第一位黨員和第一個黨支部,是蘇中第一個紅色蘇維埃政權誕生地,也是紅十四軍發祥地之一。

爲銘記歷史,教育後人,20世紀90年代初,蔣垛鎮啓動蔣垛蘇維埃紀念館建設工程,2001年6月紀念館建成開放。建館以來,蔣垛蘇維埃紀念館積極挖掘烈士事蹟,追尋烈士遺物,2018年4月,在原有基礎上蔣垛鎮投資1400多萬元修繕蘇維埃紀念館,2019年12月,佔地75畝的蔣垛蘇維埃公園以嶄新的面貌向遊客展示,2020年6月,紅色文化公園區又建起了烈士浴血奮戰的浮雕。

20世紀90年代末,時任鎮黨委宣傳委員的錢鴻江提出建立蘇中第一個蘇維埃紀念館,併爲之四處奔波。紀念館落成後,他擔任起義務講解員,一干就是20多年。時至今日,錢鴻江還在擔任講解員,用他的話來說,“可能沒有人比我更瞭解當地的革命歷史和烈士事蹟了。”此外,各地黨員前來學習時,也是他來授課,一天講課時間就達到四五個小時。

在錢鴻江看來,在革命文物徵集過程中,發生了很多難忘的事情。去年,姜堰區鹽大村75歲的周寶宏到蘇維埃公園遊玩,他們在瞻仰浮雕時,無意中發現了父親周榮厚的名字,周寶宏依稀記得父親曾加入淮海戰役支前大軍,後被殺害。他找到錢鴻江詢問是否知道當時的情況,巧合的是,當時錢鴻江正在收集烈士的事蹟資料,經過審覈和再三確認,周寶宏的父親周榮厚確實爲革命烈士,並在烈士墓裏進行了安葬。

革命文物的徵集需要大量的基礎工作與走訪調查。通過與烈士家屬、當地村民溝通交流;出差尋訪、書信函訪、電話尋訪;請教曾在蔣垛工作過的老領導、老同志,錢鴻江掌握了大量的史實資料。

功夫不負苦心人,今年清明節前夕,錢鴻江走村入戶尋找烈士遺物,在周寶宏家裏看到了一輛珍藏的木質獨輪車,該車記錄了周榮厚參加淮海戰役支前大軍的革命足跡。經過溝通交流,周寶宏決定把獨輪車無償捐獻。這件烈士遺物的到來,不僅增加了該館的館藏,豐富了蔣垛紅色文化的內涵,更是傳承了蘇北革命老區的紅色革命精神。

爲了追尋更多烈士遺物,姜堰區蔣垛蘇維埃紀念館先後組成多個工作組,赴上海、北京、南京、常州、無錫、揚州等地,蒐集整理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和烈士遺物。期間,他挖掘了李蘭英、吳九成等英雄的感人事蹟,這幾年已追尋烈士遺物300多件。近年來,在錢鴻江的努力下,蔣垛蘇維埃紀念館不僅追尋烈士的遺物,還爲多名無名英雄“正名”,女英雄、支前模範李蘭英,就是在蒐集歷史資料中發現的。“我是本地人,對每個鄉鎮都熟悉,擁有良好的羣衆基礎,這對於革命文物的蒐集也起到了很大的幫助,”錢鴻江直言道。

2020年年底,姜堰區蔣垛蘇維埃紀念館獲批國家3A級紅色旅遊景區,也是泰州市“鑄魂之旅”一號專線上的紅色旅遊打卡勝地,也是十九個單位的傳承紅色精神教育基地,每年都接待超過一萬人的黨員幹部青年人和少年兒童前來參觀。這些的背後,都是錢鴻江這位默默奉獻的守護者,通過他充分挖掘和運用紅色文化資源,使得蔣垛蘇維埃紀念館這一紅色文化載體,其中的革命故事更有新意和溫度,紅色教育更加生動和出彩。

多年來,錢鴻江獲得泰州市姜堰區“五好五老”“最美老幹部志願者”“姜堰好人”等近十個榮譽稱號。記者聯繫上錢鴻江時,他正在辦公室寫材料,“我是在革命老區出生的,對於家鄉情況比較瞭解,想多做點事,”錢鴻江表示:“雖然我退休了,但革命文物保護這件事我會一直幹下去,這是一份熱愛,更是一種信念。”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