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居工程”暖心 無錫新世界國際“適老化”改造延續大愛

如沐春風,如飲甘霖。隨着2022年度無錫“善居工程”項目圓滿收官,這項社會公益活動廣受好評,引起強烈社會反響。該工程實施六年以來,匯聚社會愛心,持續傳遞正能量,幫助老人們打造更爲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成爲無錫尊老愛老的一面旗幟。

適老化改造:順應老齡化發展趨勢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老齡化進程加快,預計“十四五”時期中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

針對居家養老成爲中國家庭主流選擇的現狀和趨勢,民政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中國殘聯等4部門將大力推進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作爲提升居家養老質量,釋放新興消費、培育經濟動能的重要舉措。

江蘇是全國老齡化程度較高和老年人口較多的省份,《江蘇省“十四五”養老服務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將增加家庭養老功能作爲維護老年人權益、提高老年生活質量和打造“蘇適養老”服務品牌的重要抓手。

關愛老年人離不開政策的推動,更需要社會各界的參與。在無錫市,一個由政府、企業和商戶共同打造的公益助老項目——“善居工程”深入人心、影響廣泛。

安全至上:老年人穩穩的幸福

“改造以後家裏又漂亮又安全,廚房乾淨整潔,上廁所、洗澡再也不擔心會摔倒了。”在新改造的家中,王奶奶打開了話匣子,拉着志願者的手,笑得合不攏嘴,滿臉的幸福。

72歲高齡王奶奶,家住前進花園,被確立爲“善居工程”今年的幫扶4戶對象之一。一直以來,王奶奶最擔憂的事兒就是在衛生間摔倒。這種顧慮並非無中生有,無論是新聞裏還是在日常生活中,老人在家中摔倒受重傷的情況時有耳聞。“善居工程”志願者團隊最初到王奶奶家時,整個屋子燈光昏暗,房屋非常破舊,家裏甚至還是毛坯狀態,衛生間裏的浴缸使用非常不方便,存在安全隱患。

按照“一戶一案”的原則,根據不同老人的居家環境和生活習慣,突出居家安全的實用功能,志願服務團隊將浴缸更換成淋浴房,地面鋪上防滑大理石,牆壁上新裝了扶手。從設計到建材再到施工,均通過商戶和志願者捐贈、義務服務等方式獲得和解決,並根據老人的意願按需改造、分類施工。不到2個月,舊房屋煥然一新,一直困擾王奶奶的安全問題得到了徹底的解決。

6年來, “善居工程”公益項目已幫助60戶家庭完成家居改造夢想,爲老人們定製適老化改造方案,打造更爲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讓困難老人住的舒心,安享高質量晚年生活。

勞模優先:倡導社會正能量

廚房煥然一新,客廳窗明几淨,太湖花園二期的邢老伯直呼:改造後的環境超出了自己的想象。邢老伯告訴志願者,原來家中廚房櫥櫃破舊,家裏燈光昏暗,客廳牆頂滲水、牆皮脫落,衛生間也存在許多安全隱患,他和老伴歲數大了沒精力修繕。現在好了,改造後的家更舒適安全了,讓他們感受到了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今年是無錫新世界國際“善居工程”項目啓動的第6年,也是響應無錫市新吳區江溪街道總工會號召,開展適老化研究和探索的第5年。爲擴大此項公益活動的社會影響力,在對象篩選過程中,轄區內困難職工的高齡獨居老人、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計劃生育特殊老年人家庭、家庭成員80週歲以上的純老年人家庭等條件是重點考慮對象,而今年改造的家庭中則有3戶困難勞模家庭入選最終名單。江溪街道總工會負責人介紹,優先考慮幫扶勞模,體現了對勞模的尊重和認可,倡導的是“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社會風尚和行爲導向。

今年81歲的邢老伯,年輕時是紡織戰線上的一名標兵,2000年獲得過江蘇省勞模和全國紡織系統勞模稱號。通過前期的走訪和調研,江溪街道總工會和無錫新世界國際將邢老伯確定爲幫扶戶。而與邢老伯一起入選幫扶名單的,還有1977年江蘇省勞模王爺爺和2014年一季度“無錫好人”華奶奶。

一位參加“善居工程”公益活動的商戶表示,在參與項目落地過程中,通過近距離接觸,感受到的是勞模身上的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充滿了社會正能量,也增強了他爲社會服務、做公益活動的熱情和信心。

慈善助人舉手之勞,濟貧幫困愛心無價。“善居工程”將攜手身邊的力量,爲夕陽老人們打造一片溫暖的港灣,讓老人們生活的更加安全、舒適,爲老人的晚年生活帶來一絲光亮。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