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癌”救助金 情暖婦女心——彩票公益金爲增進民生福祉貢獻力量

在家附近的公園裏,黃女士正在標有“中國體育彩票捐贈”字樣的健身器材進行“抗癌”康復鍛鍊。以體彩公益金爲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在低收入婦女“兩癌”救助項目中爲她提供過幫助。

一紙診斷打破寧靜

時間撥回到2021年6月中旬。

39歲的廣西貴港市港北區居民黃女士,發現自己右側乳房出現拇指大小的硬塊,且不止一個。第二天,她前往貴港市人民醫院檢查。

診斷書顯示,黃女士患有:右側乳腺浸潤性導管癌IV期,同時肝、骨多發轉移瘤。乳腺癌被稱爲“粉紅殺手”,發病率高,在女性所有惡性腫瘤中位居第一位。黃女士的診斷結果“IV期”意味着已到了癌症晚期階段,同時也意味將面臨高額的治療費用。

“還能治癒嗎?還能活多久?……”面對診斷結果,想到家中兩個年幼的孩子以及年邁需要照顧的婆婆,想到丈夫外出打零工賺錢,工作並不不穩定,家裏的花銷主要靠自己每個月在鋼鐵廠上班的兩千多塊收入來支撐……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湧入黃女士的內心,瞬間淚如泉湧。

黃女士住進貴港市人民醫院,在長達一年多的治療中,先後進行了乳腺癌切除手術,卵巢切除手術,以及13次化療。高昂的醫療費用和持續的術後康復費用,讓本就經濟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看到家人四處奔波借錢,黃女士的心裏五味雜陳,“這些年家裏沒什麼積蓄,我這次生病讓全家人跟着負債累累。”

紓困解難傳遞溫情

從家中的“頂樑柱”變爲“病秧子”,一年多的時間,命運並沒有停止對黃女士的打擊。疫情期間,黃女士的丈夫沒有找到零工可做,她的婆婆不慎在家中摔倒,加重了病情,兩個年幼的孩子無人照顧,一家人一籌莫展。

就在被厄運鎖住喉嚨,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時候,“低收入婦女兩癌救助項目”出現在黃女士的面前。住院期間,病友告訴黃女士,她得的病,國家和社會都十分關注,聯繫當地婦聯,提交診斷單據、手術以及治療發票等證明材料,就會得到1萬元救助金。

出院後,黃女士聯繫了貴港市基層婦聯,提交了相關材料,當地基層婦聯同志詳細審覈了材料,並介紹了“低收入婦女兩癌救助項目”:該項目是由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提供支持的公益項目,由財政部、全國婦聯共同發起,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具體實施。其救助對象爲經過有診斷資質的醫療機構確診、患有宮頸浸潤癌IIB以上或乳腺浸潤癌的低保、特困、易返貧致貧等低收入婦女,她的情況符合申報條件。最終,黃女士得到了1萬元的救助金。

“當時正值廣西2022年‘低收入婦女兩癌救助’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髮放儀式舉行,我因爲剛出院,無法到現場,幾位領導拿着慰問品等,來到家中看望了我。”黃女士回憶道:“當時,她們一起鼓勵我要勇敢面對疾病,樂觀對待生活。聽完,我感動更是感恩,感謝國家和社會對我的關愛和關心。”

持續救助點燃希望

據廣西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冼寧介紹,廣西自2011年起實施低收入婦女“兩癌”救助項目以來,共發放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1.68億元,救助婦女1.68萬餘人。其中2022年廣西獲得救助金1866萬元,救助1866名患病婦女。

冼寧表示,對於黃女士一樣的農村低收入婦女而言,該項目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她們的經濟壓力,對預防城鄉低收入婦女因病致貧返貧起到積極作用,激勵患病婦女堅定戰勝病魔的信心,樂觀面對生活。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相關負責人介紹,2011年3月,國務院批准全國婦聯申請,同意安排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實施農村貧困母親“兩癌”救助項目。2021年,全國婦聯將“農村貧困母親‘兩癌’救助項目”調整爲“低收入婦女‘兩癌’救助項目”。在全國婦聯積極爭取下,項目加大了救助力度,資金從2011年的每年5000萬元增加至“十三五”期間每年3.02億元。截至2022年底,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累計撥付近25億元,救助近25萬名農村貧困及低收入“兩癌”患病婦女。項目切實發揮了彩票公益金“來之於民、用之於民”的作用。婦聯組織作爲黨聯繫婦女羣衆的橋樑和紐帶,通過實施婦女“兩癌”救助項目,聚焦婦女急難愁盼問題,提高婦女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和黃女士一樣,很多受助農村貧困患病婦女表示,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愛,重新點燃了她們治療和生活的信心。

目前,黃女士和家人每月享有852元的國家低保救濟金,幫助他們度過了困難時期。眼下,疫情過後,全國各地經濟正在復甦,黃女士以前上班的工廠打來電話表示,等她康復,崗位還爲她留着,黃女士的丈夫也找到了新的工作。“一切都在好轉,一切都會變得更好!我會積極樂觀地面對困境,努力擁抱生活,擁抱健康。”黃女士自信地說。

據介紹,2023年,項目將使用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2.85億元,救助2.85萬餘名低收入患病婦女。“十四五”期間,總預計安排資金14億元,救助14萬餘名低收入患病婦女。同時,圍繞“健康中國 母親行動”要求,進一步加大“兩癌”防治宣教力度,不斷提高婦女“兩癌”防治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

未來,中國體育彩票將繼續匯聚微光、傳遞溫暖,爲社會公益事業貢獻力量。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