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爹利廣東海陵島紅樹林保護項目第二階段正式啓動

再拓紅樹林修復版圖,多方協力助益生物多樣性保護

時值3.12植樹節之際,著名干邑品牌馬爹利宣佈其紅樹林生態系統保護項目的第二階段正式啓動,將繼續與知名國際環保組織保護國際基金會(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攜手,在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進行保護和修復工作,計劃持續修復與管護約3.76公頃紅樹林溼地。同時,爲進一步深化與拓展公衆生態保護意識,馬爹利也力邀各方夥伴親臨廣東省海陵島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參與紅樹植樹與淨灘行動,親身體驗紅樹生態系統之美和生態保護的重要意義。

馬爹利紅樹林生態系統保護項目第二階段正式啓動

持續深耕並拓展海陵島紅樹林保護版圖

隨着項目進入第二階段,馬爹利將與保護國際基金會、科研機構等社會各方深化合作,延續項目啓動以來所取得的經驗與成果,項目計劃在原有的1.88公頃紅樹林溼地保護的基礎上,再擴展1.88公頃,種植和撫育的紅樹總量有望達到30000棵。同時,馬爹利協同項目團隊還將繼續關注生物多樣性的變化與周邊社區的可持續發展,並提升全民溼地生態保護意識。

保樂力加中國董事總經理郭斌臣表示:"馬爹利的佳釀需要在橡木桶中歷經多年的陳年,恰如紅樹需要一定時間才能生長成林。馬爹利品牌秉持前瞻性的視野,將繼續加強與各方的深度合作,助力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的保護和生物多樣性改善,滋養風土,惠及社區。"

馬爹利與項目各方召開紅樹林保護研討會

作爲品牌在中國的首個可持續發展與社會責任實踐,馬爹利紅樹林保護項目自2021年啓動以來,致力於擴大紅樹林溼地面積並助力恢復其獨特的自然風貌。項目在抵禦外來物種互花米草入侵方面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通過科學方法,將被互花米草侵佔的溼地逐步恢復成健康的紅樹林溼地,爲海洋生物和鳥類提供更適宜的棲息地,並持續跟蹤此生態恢復進程。互花米草入侵是濱海溼地生態系統面臨的全球性的挑戰,爲了遏制其擴散的態勢,中國也於今年2月啓動了互花米草防治專項行動,馬爹利紅樹林保護項目將助益於中國乃至全球的相關工作總結經驗。

保護國際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劉曉海表示:"在第一階段的項目實踐中,我們與馬爹利及各方緊密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果。我堅信,該項目將爲廣東省乃至華南地區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的科學保護和修復工作發揮示範性作用。未來,我們將持續探索研究科學的紅樹保護修復方法,聚焦恢復生物多樣性,更好保護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

身體力行 共護生物多樣性

此次正值植樹節前夕,馬爹利邀請衆多合作伙伴、企業員工、媒體、以及消費者一道,在海陵島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進行了一場沉浸式生態探索之旅。所有嘉賓不僅通過栽種紅樹幼苗與淨灘行動,親身參與溼地與海洋保護,也通過與當地漁民一道趕海,感受到溼地生態與生物多樣性、以及本地居民生活的緊密聯繫。

馬爹利邀請多方參與紅樹林生態探索之旅

此次生態探索之旅中,馬爹利與多學科視覺藝術家袁隆(Alex Long Yuan)共同打造的藝術裝置正式亮相。一羣金色雨燕搖曳徜徉於紅樹林中,寓意着馬爹利作爲環保使者,爲紅樹林帶來勃勃生機。裝置的主體造型採用互花米草作爲視覺材料,變"害"爲寶;並配有太陽能供電與二氧化碳監測系統,雕塑燈光顏色能隨日升月落、以及周圍二氧化碳濃度產生變化,可視化呈現大自然的"呼吸"與紅樹林強大的固碳作用。以藝術賦能環保,馬爹利希望藉此進一步增強紅樹林保護的感召力,吸引更多人的關注與參與。

馬爹利與藝術家袁隆攜手打造藝術裝置

品牌力加持 探索前沿多元互動

在海陵島項目在地工作穩步推進的同時,馬爹利充分發揮品牌影響力與商業優勢,以創新精神不斷探索多元化的互動體驗形式,力求實現更大範圍的公衆生態科普。今年3月, "馬爹利藍氧騎士"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線,以虛擬種植的現實增強技術(AR),讓每個用戶都可沉浸式地參與到紅樹林的"守護"中,並鼓勵大家以每日簽到、收集步數等方式積攢水滴,成爲"藍氧騎士"。通過這些互動體驗,馬爹利希望提升全社會對紅樹林溼地生態的關注,並鼓勵更多人踐行低碳、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馬爹利藍氧騎士"微信小程序於今年3月上線

馬爹利還將與元邦合作,打造出全球首個元宇宙 "紅樹林數字溼地保護園",以前沿科技手段爲馬爹利紅樹林保護項目再添一塊"保護地"。元邦以虛擬現實交互平臺築起夢幻"烏托邦",承載當下生活的重要議題。以"海上扶桑"爲核心形象的"紅樹林數字溼地保護園"將於今年4月正式揭幕,馬爹利希望吸引公衆尤其是新世代走入綠水青山的元宇宙,隨時隨地共賞紅樹林溼地生態之美,關注人與自然、現在與未來和諧共生。

馬爹利將攜手元邦打造"紅樹林數字溼地保護園"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