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殮師》導演瀧田洋二郎首部跟中國電影人合作的作品《我爸沒說的那件事》將目光鎖定在一箇中國南方小鎮,講述了一個堅守祖傳手藝的父親爲了避免兒子在身體上受到傷害,而不得不將製作冰晶糕的祕密一直保持到生命終結時的故事。其中透出的濃濃父愛和對傳統手藝的堅守,跟當下社會上存在的浮躁心態截然不同,說它是一部“不合時宜”的詩電影並不過分。
正如電影的片名《我爸沒說的那件事》,片中“同順祥”傳承人柳庭深(張國立飾)一直對兒子柳見三(韓庚飾)保守的祕密,構成了影片最大的懸念。不過想必細心的觀衆會通過柳庭深堅持要把孫女的名字改成“柳聞煙”的情節中能夠猜到一二。事實上,影片最初的片名也叫《聞煙》,跟作家辛酉的短篇小說同名,不知片方爲何後來改名。就片名的吸引力而言,《聞煙》顯然要比現在的片名更加有詩意和看點。
除去這個最大懸念,整個故事的情節就顯得有點簡單而直白。柳見三沒有得到父親的祕方後,來到大城市打拼,隨後娶妻生子,雖然事業有點起色,但長期不在家,讓他跟妻子相聚的時間越來越短,夫妻的關係也受到了考驗。類似這樣背井離鄉去外地打拼的故事,在國內大量的影視劇中已經有過很多的描寫,就情節的曲折程度而言,並沒有帶給觀衆以驚喜。這也讓影片大部分時間都顯得有點平,缺乏那種大起大落的波瀾,在目前大部分觀衆都喜歡強情節的審美前提下,該片的票房也就可想而知。
本片和《入殮師》在主題上不乏相似之處。兩部影片都有一個兒子跟父親“和解”的主題,影片都設置了一個巨大的懸疑。《入殮師》中解開懸念的關鍵是片中父親手中握着的石頭,而《我爸沒說的那件事》則是父親留下來的家譜和筆記。當謎底揭曉時,觀衆才發現父親一直以來隱藏着的對於兒子的濃濃的愛。但兩部電影也有很大的不同。《入殮師》把主要篇幅放在了男主角小林大悟(本田雅弘飾)和殯葬事務所的所長佐佐木生榮(山崎努飾)之間的交往上,其中有大量對於入殮師這個職業和對生命感悟的描寫,這纔是這部電影的精華。要論故事內涵,遠超《我爸沒說的那件事》,這也是前者能夠獲得第8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主要原因。
好作品可遇不可求,雖然《我爸沒說的那件事》並不算一部完美的電影,但在製作層面,該片依然可圈可點。藉助《入殮師》的幕後班底,該片在攝影、畫面的構圖和音樂上都非常具有日本電影的特點,如果不是片中出現的是張國立和韓庚等中國演員的面孔,很多人可能會認爲這是在日本取景拍攝的。事實上,該片全部在中國拍攝,大部分都在雲南騰衝取景,瀧田洋二郎的確用自己的視角拍出了一個別樣的江南小鎮之美。
從美輪美奐的畫面到全片籠罩着的淡淡的憂傷,讓影片成爲了一部詩意十足的電影。這樣的電影,從1983年吳貽弓執導的《城南舊事》到1999年霍建起執導的《那山那人那狗》,中國電影人就有過多次的表達。瀧田洋二郎的這部新片,算是給此類電影塗抹上了不一樣的異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