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武俠+諜戰,海飛新作《崑崙海》蘊藏深深詩意

從《麻雀》到《驚蟄》,從《薄冰》到最近熱播的根據其作品改編的劇集《梅花紅桃》,在“海飛諜戰世界”裏,觀衆和讀者們一次又一次地領略了諜戰的精彩和刺激,體會到爾虞我詐背後人性的複雜。日前,知名作家、編劇海飛的古代諜戰長篇新作《崑崙海》分享會在京舉辦,這場深度的文學對話令讀者不畏寒冷遠道而來。

現場,作家出版社副總編王松表示,海飛作爲備受推崇的作家,一直以他獨特的文筆、鮮活的故事講述,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他的作品不僅具有豐富的人文精神,還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近幾年,海飛的創作從民國諜戰逐漸延伸到古裝諜戰,傾注心力打造的“錦衣英雄”系列,先後出版了《風塵裏》《江南役》兩部長篇古代諜戰作品。被認爲是該系列扛鼎之作的《崑崙海》由作家出版社近日推出。作品以一個戰爭遺孤、少年錦衣衛崑崙爲主人公,書寫了以他爲代表的小北斗門不斷面臨着的家國情懷、個人意志和情感糾葛的多重抉擇。全文以日落紫陽街、霧鎖桃渚營、琉球國長夜、台州府明月四個章回,講述了古代國安戰士維護沿海邊境抗倭擊敵的故事。

《崑崙海》一書出版後,在多個平臺掀起閱讀熱潮,先後被選入文學好書榜2023年9月榜單、探照燈好書9月榜單等好書榜,受到讀者和評論家的關注。

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周曉楓認爲,在《崑崙海》這部作品裏,懸念的延宕、節奏的把控都非常到位,這既來自編劇的職業訓練,也來自小說家的自我要求。《崑崙海》不侷限於講一個故事,讀者會追隨着作者的描述,去破解人性的複雜以及事件背後的玄機,“所以海飛筆下的每一個人物都攪拌着我們的血肉、我們渾濁的呼吸和我們乾淨的嚮往。”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楊慶祥稱:“《崑崙海》其實寫得很妖嬈,很有破壞力,海飛在他的這個小說裏面,自始至終有一種詩意的東西在湧動,包括他塑造的人物性格也是有詩意的。”他指出,海飛的古代諜戰作品目前有三部,第一部《風塵裏》發生在北京,第二部《江南役》到了杭州,這部《崑崙海》到了琉球,這個“海”拓展了整個當代小說寫作的疆域。

作爲戲劇研究方面的專家,分享會的特邀嘉賓楊健教授從影視角度分享了他對作品的理解,他表示,在《崑崙海》中感受了深深的詩意和電影感。文中很多處描述都類似電影鮮明的特寫鏡頭,彷彿能看到“推拉搖移”的狀態,“我覺得《崑崙海》可以稱爲文學性的影視,符合中國人審美的優秀文學讀本。”

分享會上,海飛分享了自己的創作經歷和未來的創作計劃,從“故事海”系列到即將推出的“迷霧海”子系列,多年來,海飛一直提倡“故事力”,在故事性的寫作中尋求自己的文學表達。《風塵裏》《江南役》以及這部最新的《崑崙海》,海飛打磨出“歷史+武俠+諜戰”的寫作模式,爲讀者提供了精彩的故事文本,也爲文學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敘述門類。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