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由佘詩曼、馬國明主演的TVB臺慶劇《新聞女王》不僅在香港收穫高收視率,在內地也獲得高口碑——豆瓣網上的評分高達8.2,儼然是港劇巔峯時代再度迴歸。新加坡《聯合早報》稱,“這部26集的《新聞女王》集結女性力量、職場、社會議題等元素,網民形容這部劇宛如現代宮鬥劇,劇情緊湊,敘事節奏快,看了第一集就停不下來。”
作爲聚焦新聞媒體行業的職場劇,《新聞女王》讓佘詩曼飾演的女一號“Man姐”圈粉的同時,也引發關於女性在職場劇中如何定位、如何成長的思考。基於成熟的商業環境,香港職場劇起步較早,像《陀槍師姐》《妙手仁心》《壹號皇庭》《鑑證實錄》《衝上雲霄》……警察、醫生、律師、法醫、飛行員,可以說涵蓋各行各業,其中不少刻畫了幹練勇敢的職業女性。這些女性通常以事業爲重、性格獨立,業務能力不輸男性同事,同時在對待家庭和情感時也十分細膩,可以說,十幾、二十年前就已是“大女主”的代表。可偏偏在現在的一些內地都市劇中,卻仍然在宣揚“霸道總裁愛上我”這種幼稚觀念,甚至讓一些角色打着職業女性的旗號,行的卻是耍手段勾引男人的旁門左道,有違女性獨立自強的現代立場。
誠然,《新聞女王》中也有一些表演誇張、類似“宮鬥”的情節,也尚未觸及自媒體的衝擊,但總體上還是圍繞競爭激烈的新聞行業展開,沒有過多懸浮的設定和畫蛇添足的愛情戲。從中可見,編劇想要在職場戲中體現女性的真實狀態和成長過程,首先一定要熟悉這個行業,不至於出現最基本的專業錯誤,這才能讓女主角在業務上“撐起半邊天”。同時,作品在人物性格塑造上,女主角也不能“傻白甜”,畢竟真實的職場就是由各式各樣的同事、領導、客戶和競爭對手組成,她必定是在各種歷練、挫折中成長,纔有人性弧光——可以有家人的支持,但並不會過分依賴男性,相信自己纔是成爲職場女性邁向成功的正確道路。(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