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之聲讓年輕人“愛了愛了”

“這種嚴肅的題材年輕人也喜歡看,說明不是我們不喜歡嚴肅的正劇,而是我們需要更多這樣優秀的電視劇。”在《覺醒年代》的一個二創視頻下,這位B站用戶的留言獲得了超過5.2萬個贊。近年來,優秀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正在收穫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喜愛,並在網絡上形成了自發傳播的長尾效應,正能量之聲日益破圈而出。

在日前舉行的“2022中國網絡視頻年度高峯論壇”上,衆多影視行業的業內人士以及專家學者指出,我國的網絡視聽創作通過傳媒技術與藝術品質的持續創新,不斷推出弘揚主流價值的精品力作,精品化、時代感、年輕態的創作方向令人欣喜。

價值先行、技術昇華,讓精品意識滲透在影視作品創作全過程

近年來,根植現實生活的一批接地氣、有特色、高水準的網絡視聽文藝精品湧現。業內人士認爲,這不僅反映出網絡視頻平臺與製作機構對於內容主題的選擇與把控,也反映出傳媒技術與藝術品質的持續創新和不斷提升。

見習民警李大爲第一天去派出所報到,在公交車上錯把老太太當成拐賣小孩的壞人,好心辦了錯事。這段《警察榮譽》的劇情讓一位基層民警觀衆寫了一篇長長的留言感嘆:“太真實了!以往影視劇裏帥氣的警察連我們也感覺陌生,現實中我們每天要面對的是各式各樣的羣衆和複雜的矛盾糾紛。”正因爲秉持着“小人物、真英雄、正能量、大情懷”的創作理念,通過對基層生活的細緻觀察和對人物羣像的豐滿塑造,《警察榮譽》獲得了網友的高度評價,稱其“把主旋律拍得接地氣、把接地氣拍得有趣、把有趣拍得有意義、把有意義拍得不刻意”。

另一部廣受好評的佳作《人世間》,堪稱近年來的年代劇典範,展現中國社會與百姓生活的發展變遷,通過人間真情的溫暖來烘托半個世紀以來的史詩鉅變。

影視作品是視聽藝術,彰顯着主旋律的文化“軟實力”,也考量着“硬工業”的技術水準。優秀作品批量出現的同時,也不得不看到中國影視製作行業仍然存在技術水準參差不齊的問題。對此,愛奇藝總編輯王兆楠認爲,中國影視工業化的兩大核心是建立行業標準與製作智能化,用工匠精神打磨內容品質。例如,視覺效果震撼的《長津湖》,影片的視覺特效先後動用來自全世界的80多個特效團隊共同完成,僅特效鏡頭就達到4000多個;向全世界彰顯中國英雄精神的《流浪地球》,更是被譽爲影視行業內特效技術的標杆。

現實題材佳作在B站受追捧,高品質影視作品打破圈層“代溝”

通過彈幕互動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和共情,通過二次創作對主流價值進行進一步的延展和深化。嗶哩嗶哩公共政策研究院盧雅君認爲,B站上的年輕一代在用他們自己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傳播主流價值。

二次元這個詞似乎總是與“脫離現實”聯繫在一起,但數據說明這是一種刻板印象,聚焦重大主題的精品影視佳作,在B站同樣受到歡迎。例如由UP主二次創作的《覺醒年代》周邊視頻最高的播放量已經接近千萬;關於《山海情》的劇情解讀、方言大賞等也有多條几百萬播放量的二創視頻。數據是最有說服力的證據,這些現實主義題材作品獲得了年輕人的喜愛,形成了自發傳播的長尾效應,充分說明了影視作品只要具備足夠優良的品質,就可以征服年輕人的心。

B站上這種正向、積極的用戶氛圍,也說明網絡視聽平臺對於履行主體責任應當有所爲。通過點贊投幣收藏“一鍵三連”爲基礎的“去水”播放量,B站屏蔽了低劣內容的傳播,讓更多優質UP主能脫穎而出;通過平臺的扶持和推廣,讓主流價值內容獲得更大的“音量”。(記者 衛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