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湖演藝小鎮閃爍“爵士星空”

星空下,夜風中,伴隨輕鬆閒適的爵士樂,觀衆們舉杯暢飲,悠然起舞……昨晚,以“爵士星空”爲主題的2022“臺湖爵士音樂節”在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落幕,留下一段難忘的音樂回憶。作爲臺湖演藝小鎮重要文化品牌之一,連續舉辦兩屆的“臺湖爵士音樂節”突破傳統劇場空間限制,在完善小鎮演藝產業生態鏈、豐富城市副中心文化生活等方面發揮了引領作用,爲運河文化帶演藝明珠增添了一抹亮色。

沉浸式體驗讓人難忘

由南門進入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走上幾十米,便是臺湖露天劇場。這處能容納600餘位觀衆、座位可靈活調整的劇場與微風綠草相伴,抬頭可見晴空白雲或繁星點點。

“我們一直希望能讓臺湖舞美藝術中心與位於市中心的劇場差異化運營,更希望在國家大劇院的平臺上爲觀衆們展現更多的藝術門類。”國家大劇院副院長李志祥介紹。2021年首屆“臺湖爵士音樂節”拉開帷幕,極強的時尚感、互動感與劇場完美結合,讓這一新生品牌迅速出圈。

今年,“臺湖爵士音樂節”在沉浸式體驗上繼續發力。“我們在觀衆的動線上設計了很多緊貼爵士樂的環節。”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負責人孫洋介紹,從檢票到就座,無論是北京音樂廣播設在現場的直播間、向觀衆免費開放的樂器體驗區,還是綜合了美食、唱片、文創等攤位的小市集,一路前行,鮮明的爵士樂主題貫穿始終。而隨着夜幕降臨,燈光亮起,霓虹閃爍,音樂的氣氛更加熱烈。歡歌笑語、流光溢彩的臺湖露天劇場,如同一顆明珠閃爍在臺湖演藝小鎮的夜色中。

副中心又添音樂盛事

主舞臺上更是精彩不斷。在爲期5天的音樂節內,10餘支樂隊、近百位爵士樂演奏家輪番登臺,在今年“臺湖爵士音樂節”音樂指導、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爵士學院院長宋軍光看來,這次音樂節不只是通州,也是讓全國樂迷都歎爲觀止的一次爵士樂盛事。

Blue Note China爵士大樂隊、羅寧四重奏、李曉川(川·流)爵士樂隊、孔宏偉(金佛)爵士樂隊等全國各地最具影響力的知名音樂家受邀齊聚臺湖,組成了極爲強大的演出陣容,並集中帶來了一批原創作品的首演。

宋軍光在通州工作多年。“在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運營前,我的印象中,這附近基本沒有類似的演出品牌。國家大劇院到來後,整個區域的資源集聚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宋軍光說,如今臺湖周邊乃至城市副中心的觀衆在家門口就能看到名家名團的高質量演出。與此同時,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擁有的人才資源也被盤活,學生們走出校園,在實際演出的歷練中收穫了彌足珍貴的“實戰”經驗。

觀演融入當地居民生活

8月28日下午,一場秋雨落下,直到演出開始仍未停歇。寒意綿綿的雨中,音樂家們堅持登臺。“音樂一響,觀衆們陸續從躲雨的地方來到觀衆席,從最開始的幾十人,到後來的500多人,看着一件件彩色的雨衣、一把把雨傘把露天劇場慢慢填滿,我們真的非常感動。”孫洋說。工作人員們趕快拿出更多一次性雨衣,分發給衣衫單薄的觀衆,並準備熱水、咖啡等驅寒飲品。約40分鐘後,風過雨停,“現場的氣氛甚至比之前更好,很多觀衆乾脆站起來,跟着音樂盡情搖擺。”

這份對音樂、對藝術的熱愛,讓孫洋備受觸動。這與臺湖舞美藝術中心剛剛投運時的情形對比鮮明,那時,晚間演出往往纔開始半個小時,許多住在周邊的居民就要退場,因爲睡覺的時間到了。經過連續幾年的耕耘,觀演已經融入了當地居民的生活。

今年,“臺湖爵士音樂節”堅持惠民票價,多場演出提前多時售罄,受衆羣體也由臺湖當地進一步向外輻射,“觀衆中不僅有臺湖和城市副中心的居民,也有追求時尚的年輕人和音樂學子,還有不少父母帶着孩子來感受藝術的啓蒙,這更讓我們和音樂家們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使命。”孫洋說,未來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將繼續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爲臺湖演藝小鎮的發展和城市副中心的文化生活注入更多活力。(記者 高倩)



Scroll to Top